诗词大全

《题赠湘西龙安寺利禅师》

头白已无行脚念,自开荒寺住烟萝。
门前路到潇湘尽,石上云归岳麓多。
南祖衣盂曾礼谒,东林泉月旧经过。
闲来松外看城郭,一片红尘隔逝波。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作品评述

译文:《题赠湘西龙安寺利禅师》
头白已无行脚念,自开荒寺住烟萝。
门前路到潇湘尽,石上云归岳麓多。
南祖衣缕曾礼谒,东林泉月旧经过。
闲来松外看城郭,一片红尘隔逝波。

中文译文:
年老已无法踏遍名山,我自从把荒庙开辟,就选择住在山间茅草丛中。
门前的小路延伸至湘江尽头,石头上的云朵往返于岳麓山。
我曾去南祖的寺庙拜访过,也曾在东林寺的泉边和月光下行走。
闲暇时,我站在松树外观望城郭,见到的只有一片忙碌的红尘,分隔了逝去的波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的文人齐己题赠给湘西龙安寺的利禅师的一首诗。诗人描述了自己年纪已高,不能再四处行走,于是开辟了一个山间的荒庙,选择了一个清静的生活。他观察到门前的小路通向潇湘江的尽头,山石上的云彩悠然自得地飘荡而回,山上充满了云雾。诗人也提到自己曾去过南祖的寺庙,也曾在东林寺的泉水旁散步。最后,诗人站在山外的松树边,远望城郭,看到的只有红尘和忙碌,分隔了过去的岁月。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自然景观,表达了对红尘世事的超脱和对自然的迷恋,体现出一种禅意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 《去事吟》

    君子去事,民有余祥。小人去事,民有余殃。

  • 《避乱柯岩绿坡诸公以诗见寄》

    柯栝各西东,音书久不通。山河隔今古,天地老英雄。局败横难着,愁多酒易中。花前多少恨,无语寄春风。

  • 《喜符郎诗有天纵》

    念符不由级,屹得文章阶。白玉抽一毫,绿珉已难排。偷笔作文章,乞墨潜磨揩。海鲸始生尾,试摆蓬壶涡。幸当禁止之,勿使恣狂怀。自悲无子嗟,喜妒双喈喈。

  • 《木兰花慢》

    折芙蓉弄水,动玉佩、起秋风。正柳外闲云,溪头淡月,映带疏钟。人间厌谪堕久,恨霓旌未返碧楼空。且与时人度日,自怜怀抱谁同。当时种玉五云东。露冷夜耕龙。念瑞草成畦,琼蔬未采,尘染衰容。谁知素心未已,望清都绛阙有无中。寂寞归来隐几,梦听帝乐冲融。

  • 《自咏》

    射的山前一老樵,此生何敢辱旌招。缪缘学道肱三折,不遇知音尾半焦。去蠹区区惭啄木,附高烨烨鄙凌霄。但令穷死心无媿,也胜鸣珂事早朝。

  • 《赠李熊先辈二首》

    崷崒闽人秀,夫君得最完。文章醇不杂,气质浑无刓。场屋闻新诏,乡闾正素冠。天应老贤业,头角壮年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