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拈笔作古松,平地跃出三青龙。
蜿蜓不上霄汉去,爽飒长留烟雨浓。
前朝美人斗草处,犹有当时数株树。
江亭六月凉如秋,应与此图相对愁。
《题赵学士松图(白塔)》是明代刘基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一幅松树图画为主题,通过对松树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赵公拈笔作古松,
平地跃出三青龙。
蜿蜓不上霄汉去,
爽飒长留烟雨浓。
前朝美人斗草处,
犹有当时数株树。
江亭六月凉如秋,
应与此图相对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一幅松树图画为起点,赞美了松树的高洁和坚韧品质。诗中的“赵公”指的是赵州学士,他以拈笔作画,刻画了一棵古老的松树。松树象征着坚贞不屈的品质,作者通过表达松树“平地跃出三青龙”的形象,强调松树的威严和挺拔。
诗中提到“蜿蜓不上霄汉去”,表达了松树不随世俗风尚而改变的态度,而是保持自己的本真。松树的形象与烟雨浓密的环境相呼应,展现出松树的孤高和独立,即使在朦胧的雨雾中也能保持清晰的轮廓。
接下来,诗人将情感转向过去的美人和往事。诗中提到“前朝美人斗草处”,暗示了美人和松树的联系。诗人认为美人比肩松树,虽然已经过去,但美人所斗草的地方仍然有数株松树存在。这种对美人与松树的联想,表明了诗人的深情和对逝去岁月的怀念。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写到六月的江亭凉爽如秋,他认为这样的凉爽应该与松树图所表达的忧愁相得益彰。这种对自然景色与情感的对应,加深了整首诗的情绪和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描绘松树图画为线索,通过对松树的赞美和与美人、往事的联系,表达了作者对坚贞不屈、孤高独立品质的敬仰,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思念之情。诗词的构思巧妙,表达细腻,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松窗永日度冰颸,坐觉清阴寸寸移。境静故应閒可乐,形臞犹有闰相随。尘埃末路思千里,风露何年饱一枝。百岁穷通吾自了,闭门长咏子桑诗。
杖屦东风欲滥巾,小舟重泊一亭春。醉看梅月无新语,老与溪山作故人。意气不惊双白鬓,功名忍负百年身。我来又续题诗柱,敬为刘郎细拂尘。
淑女云亡久,哀丘尚著名。九原谁可作,千载或如生。青骨何时化,荒榛此地平。空馀图谍在,不复启佳城。
难得雪成持,不标风无赖。生来避闹蓝,行不超色界。
满甑熟炊无米饭,半途长接不来人。但持此语诸方去,博得知音一笑新。
扫残竹径随人坐,凿破苔矶到处棋。一水楼台开晓镜,万山花木领先春闱。雪中便有回舟兴,林下岂无烧笋时。莫待东风吹柳絮,眼穿笼鹤绕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