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赵仲穆山水二首》

王孙遗迹在桐乡,留意当年翰墨香。
回首西风多感慨,不辞援笔赋嵇康。

作者介绍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题赵仲穆山水二首》是宋代诗人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题赵仲穆山水二首

王孙遗迹在桐乡,
留意当年翰墨香。
回首西风多感慨,
不辞援笔赋嵇康。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赵仲穆山水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名士和文学传统的敬仰之情。诗人回首往事,感叹时光流转,面对西风吹拂,内心涌动着许多感慨。他决不回避,毫不犹豫地拿起笔来,投身于文学创作,以表达对嵇康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学的怀念和敬仰之情。首句"王孙遗迹在桐乡"表明了赵仲穆山水的地理位置,也暗示了历史名士的遗迹。"留意当年翰墨香"一句抓住了诗人关注历史文化遗产的精神,表达了他对文人雅士的钦佩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回首西风多感慨,不辞援笔赋嵇康"点明了诗人在回顾过去时的内心感受。西风吹拂,给他带来了无尽的感慨,同时也激发了他写作的冲动。"不辞援笔赋嵇康"表达了诗人对嵇康的崇敬和致意,也展现了他对文学创作的勇气和决心。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山水的美景,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历史和文学的回顾,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敬仰和追思,同时也鼓励自己坚持文学创作的热情。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我表达的坚定决心。

  • 《明月入我牖》

    明月入我牖,娟娟满衣裳。惊风飘疏竹,凌乱舞清光。静坐不能眠,稍知秋夜长。却思古人书,探编开缥囊。一读三四反,人远心茫茫。投编出庭宇,回步影徜徉。长空散白露,暗落点青黄。肃肃晨气动,满地自为霜。

  • 《宗忠简赠陈秀才诗帖赞》

    赫蹄之纸,幅不盈咫。字杂众体,诗具二美。不轶不毁,相维天只。意质功伟,有志视此。

  • 《表兄峡山萧伯钧至会昌久之以归欤字韵丐诗为》

    久离空向往,重见少相依。款曲论心约,因循与愿违。今逢声气是,但觉鬓毛非。祸患今相问,从此死处归。

  • 《采桑子(秋日丁香)》

    一番飞次春风巧,细看工夫。点缀红酥。此际多应别处无。玉人不与花为主,辜负芳菲。香透帘帏。谁向钗头插一枝。

  • 《鹧鸪天》

    霜雪岩岩百物残。不禁长夜苦漫漫。化工自促归元命,岁德回机养大还。蟠地轴,定天关。玉封琼岛及三山。真仙不管人间世,几见黄尘沧海

  • 《游阳河岸》

    终日游山困,今朝始傍河。寻芳愁路尽,逢景畏人多。鸟语催沽酒,鱼来似听歌。醉时眠石上,肢体自婆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