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著青山尽底围,直疑挂起片帆飞。
好风忽送潮声近,啼鸟相呼树影归。
老去六窗谁是伴,颓然一几自忘机。
我初不作京华梦,分取松枝对客挥。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爲寺。復至四明,爲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爲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题智门宣弟不击舟》是宋代释宝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故著青山尽底围,
直疑挂起片帆飞。
好风忽送潮声近,
啼鸟相呼树影归。
老去六窗谁是伴,
颓然一几自忘机。
我初不作京华梦,
分取松枝对客挥。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对山水、风声和鸟鸣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然而,诗中也透露了一种寂寥和孤独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山、风、鸟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山水画卷。青山环绕,仿佛将船只围绕其中,给人一种错觉,好像船帆悬挂在山间。好风吹来,带着潮声,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啼鸟在树林中相互呼唤,树影随之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然而,在这美丽的自然背后,诗人表达了一种孤独和颓废的心情。六窗之内,孤独无依,谁能作为伴侣相伴?诗人沉思自省,独自坐在几前,忘却尘世的纷扰。他表示自己初时并不追求世俗的繁华与名利,而是选择与自然为伍,挥洒自己的才情,与客人分享自己内心的感悟。
整首诗以婉约、淡泊的笔调描绘了自然景色,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感情和思考。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诗人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时光流转的思考,以及对寂寥和孤独的感受。这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内心的深度体验。
一点天根动处微,已令万物受春熙。欲知消长从来意,便是人心善恶机。
事业参亭毒,人才兆废兴。百年争凤睹,一遇慨河澄。手到无盘错,旁观有级层。夜来春梦好,先已上觚棱。
草堂人远只存诗,几席临风入咏思。文印幸传同谷谱,祖灯犹照曲江碑。濡毫省闼春霖足,立马君门夜漏迟。憔悴江南老词客,柳边曾挹汉威仪。
抗章襆被岂公难,已说高风立懦顽。客路莫嫌河畔草,直庐须爱道家山。秋生莲浦船初泛,春满茶溪骑趣还。却访故人西府旧,定烦书札堕田间。
才名四纪蔼簪绅,王谢风流信绝伦。云路旧游群玉府,山城初见谪仙人。八龙漂泊知余几,三爵追随莫厌频。此会未应轻作别,梅花且醉腊前春。
秋高水初落,鳞介满沙脊。浩如太仓粟,宁复数以粒。纷纷渔舟子,疑若挽可拾。横湖沉密网,脱漏百无十。虫虾杂鲂鲤,骈首吐微湿。小人利口实,刀机污鳞鬣。鲲鲸亦狼狈,风雨移窟宅。玉渊有神祠,变化在嘘吸。胡宁饱羶香,忍视万鱼急。幽潜不足恃,感叹百忧集。寄谢漆园吏,于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