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路高高入翠微,人亡宅在有馀悲。
自圆溪月知吟处,不散岩云忆卧时。
素壁尘昏三纪貌,白杨风老几寻枝。
草堂故集篇篇好,要与商翁续紫芝。
某闻望之补郡,常雅意于本朝;长孺爲郎,每注情于禁闼。皆欲恢明景化,徽序懿纲。宣硕惠于政经,奉清光于昼接。前闻尽在,茂躅可徵。恭惟学士淑问熙朝,英猷秀世。颁条列土,重季布之股肱;陪议外庭,凑吾丘之智略。果膺绿诏,入觐紫宸。盖丕绩以上闻,表清衷之弥属。饬东方之骑,飞鞚载严;趣舍人之装,輶轩既御。而某夙叨恩纪,敢嘿颂声。才愧巴人,莫预弥高之唱;惠同嘉树,愿赓勿剪之谣。谨斋沐成七言四韵送行诗三章,缮写捧诣客次,祗候陈献。理非逮意,言且无文,甫成怫悦之辞,少系中和之作。
《题著作魏仲先隐墅》是宋代诗人宋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隐路高高入翠微,
人亡宅在有馀悲。
自圆溪月知吟处,
不散岩云忆卧时。
素壁尘昏三纪貌,
白杨风老几寻枝。
草堂故集篇篇好,
要与商翁续紫芝。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魏仲先隐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隐居的环境,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隐路高高入翠微,人亡宅在有馀悲。”描绘了隐居之地的高处,环境幽静,但也带有一丝悲伤,因为友人已经离世。接下来的两句“自圆溪月知吟处,不散岩云忆卧时。”表达了诗人在这个隐居之地吟诗的心境,他在圆溪的月光下吟诵,回忆起过去曾经躺卧在岩石上的时光。
接着的两句“素壁尘昏三纪貌,白杨风老几寻枝。”描绘了隐居之地的草堂,墙壁上积满了尘土,显示了岁月的流转,白杨树随风摇曳,寻找着新的枝条。最后两句“草堂故集篇篇好,要与商翁续紫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希望能够继续与友人商翁一起创作诗文,续写紫芝(指高贵的文学作品)。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隐居之地的景色和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继续创作的渴望和对文学的追求。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隐居之地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
素猋谐律,西颢随灵。笔复元祀,晨炀肃清。下土屡陔,嘉坟芳声。以御蕃祉,介我西成。
本自深村老圃来,偶分符竹到天台。漫山幸可容桃李,莫待刘郎去后栽。
交朋又得一相如,高掩虞郎行秘书。妙论析微惊我倒,诸生到眼可人无。一官幸此分邻烛,五字渠能揽虎须。快读清篇病如扫,北轩风竹对森疎。
石壁云积渐高。溪声绕屋几周遭。自从一两花零乱,却爱微风草动摇。呼玉友,荐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杖藜忽避行人去,认是翁来却过桥。
细雨斜风入乱山,湿云堆里见东关。一筇来访林间寺,杜寺数声春又还。
正月一,是新年。家家庆贺,处处喧阗。惟有拄杖子,不随时变。松根稳坐,石上安眠。蓦地放憨歌一曲,啰啰哩啰啰哩啰。木人听不足,瘦立绿萝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