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自然足轩》

有竹芜生不费锄,亭亭楚玉影癯癯。
风师自是识人意,何用纵横十万夫。

作者介绍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题自然足轩》是宋代刘过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竹林景象,表达了自然的美妙与人生的境界。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自然足轩上题字,竹芜自生无需耕种,挺拔的竹子像楚国的玉器一样,清秀而纤瘦。风是明师,能够洞悉人心,何需依靠强大的势力来驾驭万夫。

诗意:
这首诗词以竹林为背景,表达了自然和淡泊的人生境界。竹子自发地生长,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自足的境界。作者通过描绘竹子的形态和风对竹子的作用,表达了自然的智慧和人生的哲理。诗人认为风是一位明师,能够洞悉人心,所以并不需要依靠权势来掌控众人。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练的语言,展示了刘过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思考。首先,诗人以竹子为象征,表达了自然的力量和自足的境界。竹子生长自然而不费力,寄托了人们对自然生态的向往和追求。其次,刘过通过风的形象来阐述风的智慧和明察人心的能力,强调了自然的智慧和人生的自由本质。最后,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质疑了权势和强大势力对于人生的真正意义。整首诗词意境深远,寓意深刻,启发人们反思人生的追求和真正的价值。

  • 《九月八日送萧少府归洪州》

    明日重阳今日归,布帆丝雨望霏霏。行过鹤渚知堪住,家在龙沙意有违。

  • 《宫人欠伸图》

    舞困歌慵酒梦迟,小栏舒腕转腰时。落花垂柳娇无力,都送春愁上两眉。

  • 《惊蛰后雪访徐孟坚不遇坐待甚久》

    忽忽弄明珠,纷纷拥塞酥。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甲拆迟先达,芳菲约后图。兴来还兴尽,呵手复须臾。

  • 《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归帆 一作:征帆)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

  • 《颂古》

    放行把住谩周遮,一段风流出当家。不是当年漆桶破,争能撒土又抛沙。

  • 《杨岐山》

    千峰围古寺,深处敞楼台。景异寻常处,人须特达来。松杉寒更茂,岚霭昼还开。欲续丰碑语,含毫恨不才。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