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总持寺龙井》

洞庭归去几何年,旱岁犹来泽我田。
我访遗踪虽已泯,灵泉百尺尚依然。

作者介绍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题总持寺龙井》是宋代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洞庭归去已过多少年,
干旱之年仍有泽润我田。
我寻找历史痕迹虽已消失,
但灵泉依旧流淌,高达百尺。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吴芾对总持寺龙井的题写。诗人回忆起他离开洞庭湖已经过去了多少年,即使在干旱的年份,总持寺的龙井仍然为他的田地带来水源。尽管他所追寻的历史痕迹已经消失不见,但诗人仍能感受到这座灵泉高耸百尺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总持寺龙井的景象和情感。首句中的“洞庭归去已过多少年”表达了诗人离开洞庭湖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暗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接着,诗人提到即使在旱季,龙井仍然为他的田地带来滋润,展现出龙井的神奇和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表达了他希望寻找历史痕迹的愿望,但又感叹这些痕迹已经消失不见。最后一句中的“灵泉百尺尚依然”描绘了一道高耸的灵泉,给人以壮丽的景象,也暗示了历史和文化的延续与传承。

这首诗通过对总持寺龙井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尽管历史痕迹已逝,但灵泉的存在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文化的传承。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交融,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 《玉宸殿并三枝牡丹歌》

    中天帝圃蕃英蕤,氤氲嘉祥凝朝曦。竹间芳种易封殖,叠萼三葩同茂枝。庆云景宿共灵意,鸿英托寓兹为美。华夷面内始并柯,慈孝欢心遂联蘤。云旂羽葆驻天临,玩此能无悦圣心。幽香自逐德馨远,丽色更缘眉彩深。因生轶草兼平露,荐祉神庭幸同侣,盛开已被帝琴风,纵落犹成佛天雨。

  • 《冬夜寓怀寄王翰林(一作翰林王补阙)》

    满地霜芜叶下枝,几回吟断四愁诗。汉家若欲论封禅,须及相如未病时。

  • 《用前韵酬项性初》

    连年客里度星霜,过了重阳又一阳。篱下正怜丛菊老,风前将领早梅香。宁同子美吟诗瘦,岂效宽饶肆酒狂。欲卜归期犹未定,空劳魂梦绕江乡。

  • 《龙虎冲虚张真人游仙诗(二首)》

    世业神明裔,朝家礼秩优。祝釐宣室夜,赐曲鉴湖秋。海月虚瑶席,天风驷玉虬。谷神应不死,独与化为谋。

  • 《经旷禅师旧院》

    谷鸟散啼如有恨,庭花含笑似无情。更名变貌难休息,去去来来第几生。

  • 《省中苦雨》

    醉魂吟魄共凄凄,檐溜窗风冷切肌。阶下怒蛙休跳跃,浮云遮日不多时。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