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天窗》

凿屋分将一尺明,坐令隔幌见帘屏。
任从世界倾盆雨,只要萧萧数点声。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天窗》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耒。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凿屋分将一尺明,
坐令隔幌见帘屏。
任从世界倾盆雨,
只要萧萧数点声。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一个细节入微的场景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独特感受和内心的宁静。诗人通过描述一个小小的天窗,展示了他对于大自然的敏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字数不多,但通过简洁而精妙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平静。首两句描写了凿开的屋顶小窗,透过窗子,可以看到通过帘幕的景象。这种设置使得屋内外的景色分隔开来,同时又将外界的喧闹与室内的宁静隔绝开来。这样的环境创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使得诗人可以专注于自己内心的思考和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雨水倾盆而下,但诗人只专注于雨点的声音。这表明诗人对于细微之处的敏感,他将注意力集中在雨点的声音上,而不受外界的干扰。这种专注和内心的宁静使诗人能够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角落。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宁静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细微之处的敏感。通过细节描写,诗人展示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平和的情感。这使得这首诗在描述微小之景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关注和追求。

  • 《辋川闲居》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青菰临水拔,白鸟向山翻。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园。

  • 《答张生(一作明月三五夜)》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 《题慈溪张丞壁》

    因君贰邑蓝溪上,遣我维舟红叶时。共向乡中非半面,俱惊鬓里有新丝。伫看孤洁成三考,应笑愚疏舍一枝。貌似故人心尚喜,相逢况是旧相知。

  • 《寄题周元吉左司山居三咏》

    莫道蒪鲈不近名,尽谈鹏鷃未忘情。醉中赌得苕溪月,醒後还输茂苑莺。岂但二豪俱不见,向来三杰亦何成。有人来问适庵趣,便是公荣也一觥。

  • 《夏夜》

    猛风飘电黑云生,霎霎高林簇雨声。夜久雨休风又定,断云流月却斜明。

  • 《题僧明惠房》

    檐前朝暮雨添花,八十真僧饭一麻。入定几时将出定,不知巢燕污袈裟。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