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清流系野船,白杨红槿短篱边。
旱蝗千里秋田净,野秫萧萧八月天。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田家二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农田的景象和农民的生活,表达了对农田丰收的期盼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门外清流系野船,
白杨红槿短篱边。
旱蝗千里秋田净,
野秫萧萧八月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农田为背景,通过描绘农田的景象和农民的生活,表达了对农田丰收的期盼和对自然的赞美。
首先,诗中提到了门外的清流和系着野船的情景,这展现了农田周围的自然环境。接着,诗人描述了白杨和红槿短篱的景色,这些植物的存在增添了农田的生机和美感。
然后,诗中提到了旱蝗千里秋田净的情景。这句话表达了农民们对于蝗虫的消失和农田的净化的喜悦之情。蝗虫是农田的害虫,它们的消失意味着农田的安全和丰收的希望。
最后,诗中提到了野秫萧萧八月天。这句话描绘了八月天的景象,野秫的声音在风中响起。野秫是一种农作物,它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和宜人的感觉,也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农田的景象和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农田丰收的期盼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农田的美丽和农民的辛勤劳动,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空涧落鸣泉,千骑雨霖衣铁。金奏欲终人醉,有玉声清越。夜深纤手怯轻寒,余韵寄愁绝。玉树梦回何处,但满庭霜月。
以字不成,八字不是。如是我闻,早落第二。
投子投子,机轮无阻。放一得二,同彼同此。可怜无限弄潮人,毕竟还落潮中死。忽然活百川,倒流闹{左氵右聒}{左氵右聒}。
香开岩桂露凄清,翠锁晴岚泼眼明。风度南枝乌鹊啭,月斜西坞玉绳横。来游十里水云窟,偿我一生邱壑情。诗句乞君高挂壁,且容鼻息撼盏鸣。
南幰衔恩去,东夷泛海行。天遥辞上国,水尽到孤城。已变炎凉气,仍愁浩淼程。云涛不可极,来往见双旌。
猗兰生幽林,秀叶凝绿滋。含芬静不发,默与清风期。美人闲婉娈,遗世从云螭。袖中双珠明,照人冰玉姿。群动溺忧患,閟光无同嘻。寂寥岁将晚,独往歌紫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