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已尽麦方青,延颈东来米价平。
怕听三更三点雨,要占二月二朝晴。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价枕上口占》
朝代:宋代
作者:洪咨夔
葛根已尽麦方青,
延颈东来米价平。
怕听三更三点雨,
要占二月二朝晴。
中文译文:
葛根已经收割完毕,麦子正欣欣向荣,
眺望东方,稻谷的价格保持平稳。
担心在三更时分会下起雨,
希望二月二日的早晨是晴朗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洪咨夔写于宋代的作品,以农田为背景,描述了农民对于天气的关注和对谷物价格的期望。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农田景象。葛根已经收割完毕,麦子长得茂盛,展示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成果。他们仰望东方,期待着稻谷价格的稳定,这是他们维持生计的重要因素。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农民对天气的忧虑和期盼。他们担心在深夜的三更时分会下起雨,这将对谷物的收成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他们希望二月二日的早晨能够是晴朗的,这样他们就能够安心地开展农田工作,预示着一个丰收的希望。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农民对天气和谷物价格的关注,表达了他们对于丰收的期盼和对自然的依赖。这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农民的生活现实以及他们对于稳定的追求。
谁使霓裳逞细腰,随风尽日袂飘飖。飞花却讶春将遍,舞片还惊易销。看熟似同鸥过渚,兴仙刚道鹤冲霄。吟成谁与相酬酢,赖有疏梅伴寂寥。
後夜溪山雪,临门望子猷。莫因清兴尽,半道却回舟。
上下各有分,同质实异支。要用固尔先,当念扶我危。我刖尔独安,何以幸华夷。且愿缩袖间,操执自有时。
骄虏乘秋下蓟门,阴山日夕烟尘昏。三军疲马力已尽,百战残兵功未论。阵云泱漭屯塞北,羽书纷纷来不息。孤城望处增断肠,折剑看时可沾臆。元戎日夕且歌舞,不念关山久辛苦。自矜倚剑气凌云,却笑闻笳泪如雨。万里飘飖空此身,十年征战老胡尘。赤心报国无片赏,白首还家有几人。
客舍潭州又一春,花时风雨困频频。欲知夏木扶疏处,好挂陶翁洒酒巾。
西城永夜灵鼍鼓,北寺五更青石钟。九牧何时官事了,三英聊喜故人逢。甲庚定处君无让,蹀躞归时我请从。从却睡魔通夕语,明窗茗粥不体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