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马崩腾忽一狂,翠华无日到东方。
天津西望肠真断,满眼秋波出苑墙。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令狐楚帅河阳,奇其文,使与诸子游。楚徙天平、宣武,皆表署巡官。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令狐绹雅善锴,奖誉甚力,故擢进士第,调弘农尉,以忤观察使,罢去。寻復官,又试拔萃中选。王茂元镇河阳,爱其才,表掌书记,以子妻之,得侍御史。茂元死,来游京师,久不调,更依桂管观察使郑亚府为判官,亚谪循州,商隐从之,凡三年乃归。茂元与亚皆李德裕所善,绹以商隐为忘家恩,谢不通。京兆尹卢弘正表为府参军,典笺奏。绹当国,商隐归,穷自解,绹憾不置,弘正镇徐州,表为掌书记。久之,还朝,復干绹,乃补太学博士。柳仲郢节度剑南东川,辟判官、检校工部员外郎,府罢,客荥阳卒。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学,商隐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时温[庭]廷筠、段成式俱用是相夸,号三十六体。《樊南甲集》二十卷、《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今合编诗三卷。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人。生元和八年,大中十二年卒(据冯浩《玉谿生年谱》及岑仲勉《玉谿生年谱会笺平质》所推定。)补诗一首。
《天津西望》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天津城西向东望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征战的忧愤和思乡之情。
诗中的“虏马崩腾忽一狂,翠华无日到东方”描绘了边塞战乱的景象。虏马四处奔驰,边境一片混乱,没有平静的一日。这里的虏马指的是北方民族的骑兵,而翠华则指天津城中的翠绿之物,比喻城中的文物和草木被战乱毁坏。
接着,诗人写道“天津西望肠真断,满眼秋波出苑墙”。诗人望着东方的天津,内心十分痛苦和悲伤。他思念着远离家乡的亲人和朋友,对于战乱的景象感到悲愤。他眼中满是波澜起伏的秋波,艰辛的旅途让他饱受折磨。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战争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不满和对家乡的留恋之情。诗意深沉,情感真挚,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痛和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凝炼的形象描写了当时边境战乱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思乡之情。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思乡的忧伤,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才华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力。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落叶不胜扫,月明树阴疏。亲邻二三子,樽酒相与俱。霜栗剥寒橐,晚菘煮青蔬。解官方就门,敦薄无简书。纯益气萧萧,未羁天马驹。元礼喜作诗,豪气小未除。大薛知力学,日来反三隅。小薛受善言,如以柳贯鱼。天民尝逸驾,近稍就橛株。知命虽畸人,清谈颇有余。阿卢快犊子,规矩
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老翁犹唱当年曲,少女新添时代装。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听漏筹,檐声得得伴春愁。残灯似唤人开□,□□□□妾护篝。昔者鹤曾为道士,俄而蜨又化庄周。要知梦觉皆虚幻,且拨寒炉起坐休。
石坑东畔好田庐,更著青林映带渠。新喻丰城三百里,中间萧索独何如。
幽深谁掩关,清净自多闲。一雨收众木,孤云生远山。花萎绿苔上,鸽乳翠楼间。岚霭燃香夕,容听半偈还。
王室丧师。私门播迁。望公归之。视险忽艰。兹愿不遂。中路阻颠。仰悲先意。俯思身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