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公幻出一斋堂,巨栋危梁压十方。
更有心堂无量阔,阔中别有好思量。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天宁长老新斋堂请转语》是宋代吴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幻化出来的斋堂,它的规模宏大,巨大的栋梁仿佛压迫着十个方向。这座斋堂内还有一座宽广无边的心灵空间,其中蕴含着别样的思考和思量。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斋堂的宏伟与内在空间的广阔,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类心灵世界的探索和思考的情感。斋堂虽然幻化而出,但它象征着心灵的归宿,是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斋堂的规模巨大,栋梁压迫十方,给人以压抑和庄严的感觉,同时也凸显了心灵空间的无边无际,意味着其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思考与思量。
诗人通过这幅意象生动地表达了对于内心世界的重视和追求,并给人以启示,让人们意识到人类内心的广袤和思想的无限可能性。这首诗词将具象的斋堂与抽象的思考相结合,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现出心灵的辽阔和深邃,引发读者对于内心世界的思考和探索。
整首诗词以宏大的意象和抽象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敬畏之情,激发读者对于人类心灵的思考与思量。
儿童系马黄河曲,近岸河流如可掬。任村炊米朝食鱼,日暮荥阳驿中宿。投老经过身独在,当时洲渚今平陆。秫黍冥冥十数家,仰视荒蹊但乔木。冰盘鱠美客自知,起看白水还东驰。尔来百口皆年少,归与何人共此悲。
软红帘动月轮西,冰作阑干玉作梯。寄语麻姑要珍重,凤楼迢递燕应迷。
独处天光发,何尝离定中。问云谁散乱,又道主人公。
自叹未沾黄纸诏,那堪远送赤墀人。老为侨客偏相恋,素是诗家倍益亲。妻儿共载无羁思,鸳鹭同行不负身。凭尔将书通令弟,唯论华发愧头巾。
莫学休公学远公,了心须与我心同。隋家古柳数株在,看取人间万事空。
子母相去离,连台拗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