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汉殉财夸死权,世间廉退者差贤。
高门炙手今罗雀,废冢枯髅昔珥蝉。
薄糁藜羹诳雷腹,旋蒙絮帽暖霜颠。
时人莫笑侬寒俭,自古臞儒近列仙。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田舍一首》是刘克庄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贫穷的人为了夸耀自己的财富而牺牲了生命,世间少有廉洁退隐的人与他们相差甚远。昔日身居高位的人如今被人轻视,废弃的坟冢和枯瘦的骸骨曾经装点过昔日的豪华。薄糁的藜羹欺骗了饥饿的胃,旋飞的絮帽给冻寒的头顶带来了一丝温暖。时下的人们不要嘲笑我这种贫穷节俭的生活,因为自古以来,这种清贫的学者都接近于仙人。
诗意:
《田舍一首》以富贵与贫穷、财富与贫困之间的对比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贫穷生活的坚守和对世俗名利的嘲讽。诗中描述了一个贫穷的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来炫耀财富,与世间少有的廉洁退隐的人形成鲜明对比。作者通过描绘废弃的墓地和枯瘦的骸骨,暗示了那些昔日的权贵如今已经落魄。诗中提到的薄糁藜羹和絮帽则象征了贫苦生活的艰辛和贫困者的勉力维持。最后,作者呼吁时下的人们不要嘲笑贫穷节俭的生活方式,认为这种清贫的学者更接近仙人境界。
赏析:
《田舍一首》以简练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贫穷和富贵的对比,展示了作者对贫困生活的坚守和对世俗名利的嘲讽。诗中的意象生动而深刻,通过废冢、枯髅、薄糁藜羹和絮帽等形象描写,将贫穷的生活状态和困境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暗示了那些追求权势和财富的人最终可能落得凄凉的下场,而那些坚守贫穷节俭的学者却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贫贱的坚守和对清贫生活的崇尚,强调了内心的高尚品质和追求精神境界的重要性。
心随飞鸟过寒沙,两崖沿江曲又斜。便有只船乘月渡,都无五里到君家。
穷居无公忧,私此长夏日。蚊蝇如俗子,正尔相妒嫉。麾驱非吾任,遁避亦无术。惟当俟其定,静坐万虑一。
红罗步障三十里,忆得南溪踯躅花。马上春风吹梦去,依稀人摘雨前茶。
父翁伯季忠清节,凛凛同班立圣朝。次第到孙孙又子,老僧屈指日非遥。
云雨朝朝峡里兴,可能无复梦中情。巫娥若问谁为赋,敢乞君王道宋生。
有竹似吾家,无梅觉欠花。移将香索莫,来伴绿交加。好事适馈酒,诗情仍得茶。相过况非远,胜处莫令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