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笔恹恹慵赋咏。
斗草闲来寻小迳。
西园春事只供愁,当好景。
成孤另。
春又那知人欲病。
洗尽残妆临晚镜。
淡玉一团浆水莹。
强持檀板近芳樽,云遏定。
君须听。
低唱月来花弄影。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天仙子》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过。以下是《天仙子》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彩笔恹恹慵赋咏,
斗草闲来寻小迳。
西园春事只供愁,
当好景。成孤另。
春又那知人欲病,
洗尽残妆临晚镜。
淡玉一团浆水莹,
强持檀板近芳樽,
云遏定。君须听。
低唱月来花弄影。
诗词中的彩笔恹恹慵赋咏,表达了诗人在春光明媚的季节里,却无心写下任何歌颂之词的情绪。斗草闲来寻小迳,描绘了诗人闲散自在的心境,通过寻找一条幽静的小径来逃离俗世的喧嚣。西园春事只供愁,表明即使面对美好的春景,诗人的内心依然充满忧愁和忧伤,无法享受到美好的景色。
接着,诗词中表达了人生短暂、易逝的主题。诗中提到春又那知人欲病,暗示人们常常忽略了自身的健康和疾病的降临。洗尽残妆临晚镜,则以女性美丽逝去的形象,暗示时间的无情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淡玉一团浆水莹,则描绘了柔美的形象,但也透露出脆弱易碎之感。强持檀板近芳樽,表示诗人努力保持自己的心境,面对美好的事物,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力不从心的情绪。
最后,低唱月来花弄影,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深情的表达。诗人在寂静的夜晚,低声吟唱,将月光下花影的美景与自己的内心相呼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隐喻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脆弱、人生短暂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索。通过对诗中意象和情感的描绘,刘过将读者引入一种静谧悠远的境界,引发人们对生命、美好和时光流逝的思考。
修身贵日新,如草陈叶换。请看弦上矢,岁月不可玩。文章得蛙釜,虎以皮遘难。兹事从古然,吾党奚独惋。秦君好学勇,决胜百马汗。宵行委明月,屡得按剑盼。鄙夫晚更事,前猛窘新懦。怜君亦自喭,意满怀不散。谁为倾国媒,尚此琼英粲。期君似椓罝,无以无人慢。
得道应无著,谋生亦不妨。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水巷风尘少,松斋日月长。高闲真是贵,何处觅侯王?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暂别扬州十度春,不知光景属何人。一帆归客千条柳,肠断东风扬子津。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