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天竺祷晴》

早奉天香祷白衣,迟明宿雾故凄迷。
忽惊红日穿林薄,无数碧山明涧溪。
上竺寺连中竺寺,苏公堤映白公堤。
湖光一碧几千顷,賸捲荷香送马蹄。

作者介绍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天竺祷晴》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述了一个清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祈愿。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天竺祷晴

早晨呈献天香祷告,白衣飘然的仪态;
晨光迟迟,宿雾依旧凄迷。
突然惊喜,红日透过稀薄的树林;
无数碧山,明亮的涧溪。

上竺寺与中竺寺相连,
苏公堤与白公堤交映。
湖光一片碧绿,绵延千顷;
余香袅袅,随马蹄飘散。

诗词中的“天竺”指的是印度,代表异域风情;“祷晴”则表达了向天祈求晴朗天气的愿望。整首诗词以描绘清晨景象为主线,通过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首两句以早晨献香祷告的仪式描绘开篇,白衣飘动的形象展现了庄重神圣的氛围。接着,描写了晨光迟迟、宿雾凄迷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而后,红日穿过稀薄的树林,无数碧山和明亮的涧溪形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和灵动。

后两句描述了上竺寺和中竺寺相连的景观,苏公堤与白公堤相互辉映,使人联想到林泉景致的美好。最后两句描绘了湖光一片碧绿、绵延千顷的壮丽景色,余香袅袅的荷花香气随着马蹄飘散,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悠然的意境。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基础,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联想,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诗词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同时也表达了对宁静、和谐的向往。

  • 《病中放言五首》

    松窗永日度冰颸,坐觉清阴寸寸移。境静故应閒可乐,形臞犹有闰相随。尘埃末路思千里,风露何年饱一枝。百岁穷通吾自了,闭门长咏子桑诗。

  • 《用刘汀洲左顾亭韵》

    杖屦东风欲滥巾,小舟重泊一亭春。醉看梅月无新语,老与溪山作故人。意气不惊双白鬓,功名忍负百年身。我来又续题诗柱,敬为刘郎细拂尘。

  • 《华亭十咏·三女岗》

    淑女云亡久,哀丘尚著名。九原谁可作,千载或如生。青骨何时化,荒榛此地平。空馀图谍在,不复启佳城。

  • 《以诗句咏梅·真与雪霜娱晚景》

    难得雪成持,不标风无赖。生来避闹蓝,行不超色界。

  • 《接待》

    满甑熟炊无米饭,半途长接不来人。但持此语诸方去,博得知音一笑新。

  • 《用前人韵招山行以春为期》

    扫残竹径随人坐,凿破苔矶到处棋。一水楼台开晓镜,万山花木领先春闱。雪中便有回舟兴,林下岂无烧笋时。莫待东风吹柳絮,眼穿笼鹤绕湖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