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铁袈裟》

步绕危峰渡翠崖,扪萝初上更崔嵬。
他年若有寻真分,定结茅芦傍此台。

作者介绍

白彦惇,徽宗宣和间曾游灵巖(《宋诗纪事补遗》卷三七)。

作品评述

《铁袈裟》是宋代诗人白彦惇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以及赏析:

中文译文:
步绕危峰渡翠崖,
扪萝初上更崔嵬。
他年若有寻真分,
定结茅芦傍此台。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真理和心灵自由的渴望。诗中的"铁袈裟"象征着世俗的束缚和约束。诗人通过描述自己踏上险峻的山峰,穿过翠峭的崖壁,以及攀爬茂盛的藤蔓,表达了他对于超越现实束缚,追求真理和自由的愿望。诗人坚信,在将来的某个时刻,他将会找到寻求真理的机会,并在这座山峰旁搭建茅草和芦苇的小屋,以此作为他追求心灵自由的栖息之所。

赏析:
《铁袈裟》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强烈的追求心灵自由和真理的愿望。诗中的"危峰"和"翠崖"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种险峻的环境,与诗人内心的追求相呼应。"铁袈裟"作为诗中的象征物,代表了社会和世俗的束缚,而诗人希望能够摆脱这种束缚,追求内心的真理和灵性的自由。

诗人以"步绕"和"扪萝"这样细腻的描写方式,传达出他在探索过程中的谨慎和小心。诗人的追求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过艰辛的努力和寻找。然而,诗人仍然怀抱着坚定的信念,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自己将能够找到真理的归宿,并在那里建立起一处宁静的居所,以此作为他追求心灵自由的栖息之地。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真理和超越世俗束缚的执着追求。它激发了读者对于内心自由和精神追求的思考,并呼唤人们勇敢地面对世界,追寻心灵的真理。

  • 《詹君则赋光壁堂诗拉余同作》

    幽行已办百枝扶,况有溪山近故庐。水碧山光都几许,道人著眼恰无余。

  • 《观化十五首》

    柳似罗敷十五余,宫腰舞罢不胜扶。年年折在行人手,为问春风管得无。

  •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涵虚亭》

    水轩花榭两争妍,秋月春风各自偏。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

  • 《摸鱼子》

    买陂塘旋栽杨柳,飞桥检校公务。当年题柱非无意,借用池墨玄雨。沱共渚。早有路潜通,海上三神屿。归来笑语。便玉*横空,金猊跨海,安有野亭趣。裴中令,别墅相师惟许。倡酬声应钟吕。若教子午成丁卯,容得老渔寻句。忙唤醑。好净洗穷愁,却与论诗谱。西风道古。我欲系匏瓜,

  • 《送苗七求职》

    相逢未得三回笑,风送离情入剪刀。客路最能销日月,梦魂空自畏波涛。独眠秋夜琴声急,未拜军城剑色高。去去缘多山与海,鹤身宁肯为飞劳。

  • 《寄董无益》

    邮铃带箭发纷纷,何日山深耳不闻。迁客无乡难避祸,饥民失业半充军。马蹄乱踏湖西雪,雁阵平拖塞北云。我亦嬾谈今世事,自看吊古战场文。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