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听琴》

午睡谁扣门,隔篱唤童子。
童子走来报,一二琴首士。
摘茗烹沙铫,推窗拂石几。
高山流水音,屡弹不肯止。
我心本虚淡,无用宫商洗。
渊明未尝弦,妙趣岂假此。
道士颇不乐,指衣抱琴起。

作者介绍

赵汝鐩(一一七二~一二四六),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歷东阳主簿,崇陵桥道顿递官,诸暨主簿,荆湖南路刑狱司属官,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临安通判,诸军审计司军器监主簿,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知郴州,四年,爲荆湖南路提点刑狱(明万歷《郴州志》卷二),改转运使。移广南东路转运使。后以刑部郎中召,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温州(明弘治《温州府志》卷八)。六年卒,年七十五。有《野谷集》。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二《刑部赵郎中墓志铭》。 赵汝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群贤六十家集·野谷诗藁》六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嘉庆三年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听琴》
作者:赵汝鐩
朝代:宋代

午睡时谁敲门,
隔篱唤来童子。
童子走过来报告,
一二位琴首的士子。

采茶煮沙铁壶,
推开窗户拂几上的石头。
高山流水的音韵,
反复弹奏不肯停息。

我的心本是虚淡的,
没有用处的宫商音阶清洗。
渊明从未碰过琴弦,
这种妙趣岂能假设?

道士颇感烦闷,
指着衣裳抱起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午睡时被人敲门,唤来了一个童子报告有一两位擅长琴艺的士子来访。接着,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场景,作者煮茶、拂尘,推开窗户,弹奏着高山流水般的音乐,乐曲回荡不停。

在这个安静而优美的环境中,作者的心境也逐渐变得平和。他意识到自己的心灵原本是虚淡的,没有被琴音所洗涤过。他引用了渊明(指东汉末年的文学家、音乐家谢灵运)从未弹过琴弦的事实,表达出这种美妙的境界并非是虚构的。

然而,道士却并不感到愉悦,他指着自己的衣裳,抱起琴离开。这或许暗示了道士对美妙音乐的不敏感,或者他对琴音所带来的宁静与思考的影响感到不快。

这首诗通过描述琴音的美妙和作者内心的安宁,以及与道士的对比,表达了音乐的魅力和它所能给予人们的平静与启示。

  • 《次韵嘲落梅代梅答二绝》

    吹开吹落本无心,万物自秋还自春。若把穠花校枯寂,本无诸妄亦无真。

  • 《寄陈生》

    穷冬才得雨梢梢,梅已无余柳渐包。且把简编遮病眼,时拖衾絮拥寒骹。讥诃驳杂怀张籍,联续诗章忆孟郊。归卧萧斋谅安稳,可无消息到衡茅。

  • 《解语花》

    思撩人,醉捻花枝,倚声成句晴丝罥蝶,暖蜜酣蜂,重檐卷春寂寂。雨萼烟梢,压阑干、花雨染衣红湿。金鞍误约,空极目、天涯草色。阆苑玉箫人去后,惟有莺知得。余寒犹掩翠户,梁燕乍归,芳信未端的。浅薄东风,莫因循、轻把杏钿狼藉。尘侵锦瑟。残日绿窗春梦窄。睡起折花无意绪

  • 《近闻直学冯子容以家产中丘乘之赋作诗戏之》

    千古茫茫不可攀,仲尼日月照儒关。生前冷灶七日火,身后遗基十万间。宁许富儿通市籍,只求贤士共欢颜。那知等级输邦计,变许颜原见一班。

  • 《南山留题》

    龙穴潜幽通海潮,璇宫突兀插云霄。三千世界诸天近,百二山河故国遥。寥落偏城连谷口,荒凉古寺倚山腰。溪南可款门修竹,何况丁宁已见招。

  • 《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

    [黄钟为角]惟大明尊,实首三辰。功赫庶物,光被广轮。几方索乡,咸秩群神。灵游来下,户此明福。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