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猗兰按玉徽,高山流水少知。
纷纷耳听非心听,安得人间有子期。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爲诗文”。以游幕和教馆爲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余。晚年曾自编其诗爲《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譌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余首。
诗词:《听琴》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庚
中文译文:
一曲猗兰按玉徽,
高山流水少知。
纷纷耳听非心听,
安得人间有子期。
诗意:
这首诗以听琴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赞美和对美好人间的向往之情。诗中通过描写琴曲的美妙和作者自身的感受,传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人间美好的向往。首两句“一曲猗兰按玉徽,高山流水少知。”通过描绘琴曲的音韵美和自然景色的壮丽,展现了作者对琴音的欣赏和对自然景观的喜爱。接下来的两句“纷纷耳听非心听,安得人间有子期。”则表达了作者听音乐时身心俱醉,超越了外界的喧嚣,进入了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安详之境。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间的向往,希望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个像子期一样的人,共同追求理想境界。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音乐和理想境界的独特感悟。读者在品味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追求,同时也能够引发对美好生活和理想境界的思考。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九霄心在劳相问,四十年间岂足惊。风动自然云出岫,高僧不用笑浮生。
先生啸诺余,尝欲访青士。门生可举舆,不必命儿子。
郡僚间载酒相慰荐,长歌清釂,正尔供愁,客梦栩栩,已飞度四桥烟水外矣。醉余短弄,归日将大书之垂虹。腻叶阴清,孤花香冷,迤逦芳洲春换。薄酒孤吟,怅相知游倦。想人在、絮幕香帘凝望,误认几许,烟樯风幔。芳草天涯,负华堂双燕。记箫声、淡月梨花院。砑笺红、谩写东风怨。
新宫翼翼,钜丽冠神京。金虬蟠绣楹。都人瞻望洪纷处,陆海涌蓬瀛。仙舆缥缈下圆清。彩仗拥天行。熉黄珠幄承灵德,锡羡永升平。
东风巷陌暮寒骄。灯火闹河桥。胜游忆遍钱塘夜,青鸾远、信断难招。蕙草情随雪尽,梨花梦与云销。客怀先自病无聊。绿酒负金蕉。下帏独拥香篝睡,春城外、玉漏声遥。可惜满街明月,更无人为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