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珮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
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
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
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輙就,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率为常。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诗尚奇诡,绝去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仕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诗四卷,外集一卷,今编诗五卷。
《听颖师琴歌》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述了作者听颖师(琴师)演奏古琴的情景,以及作者对古琴音乐的痴迷和对仙境般的景象的向往。
诗中首句“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描绘了一个优雅的景色,浦水中的云归遥掩住桂花渚,双凤传情。接着是“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描绘了思绪在桂花渚上游荡,落叶飘落,夜晚越王起身游历天姥山。
下一段中“暗珮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描述了琴声悠远,音律如水流动,带领听众渡过大海,眉眼间梦幻般地牵引着白鹿。紧接着是“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描述了有人挟剑赴往长桥,也有人涉水写诗题咏春竹。
接下来的两句“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描绘了僧人在作者的门前举行仪式,梵宫中的真相使得眉头松开,令人肃然起敬。
最后两句是“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描述了古琴古朴而辽阔,就像一棵长大了八尺的树木一样,不再是桐树的后代。诗的最后两句“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是描写了凉馆中的病患听到古琴声音的震撼,暂时离开了病榻。
整首诗写出了作者对古琴音乐的痴迷和追逐美好仙境的向往。通过描绘各种景象和意象,展示了美妙的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和感悟。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使人产生对古琴音乐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中朝人物总称贤,恬退间居又几年。独抱丹心长恋阙,因思绿野且归田。未应隽轨淹东鲁,行看文星照北燕。见说君王思国老,鹤书即下九重天。
寒风细雨未晴天,密似轻尘薄似烟。一室独吟图史乱,四邻高会绮罗鲜。雁飞斜柱弦随指,蟹芦新螯酒满船。自笑不歌仍不饮,昏昏只解枕肱眠。
惆怅休寻旧事,酣歌且数前山。待君苍藓重拂,相逐宁率兴阑。
桂籍声名早,松门岁月赊。镇东多惠爱,使北有光华。岂料寻春骑,翻成会葬车。珠园旧亭馆,细雨泫新花。
秋水涵空如镜净。满镜清寒,倒碧摇山影。药户谁抨圆玉静。碧纱人怯黄昏醒。丛桂小山寒井井。唤起江南,一叶莼鲈兴。先自新愁愁夜永。不堪宋□重提省。
种葛南山下。葛藟自成阴。与君初婚时。结发恩义深。欢爱在枕席。宿昔同衣衾。窃慕棠棣篇。好乐和瑟琴。行年将晚暮。佳人怀异心。恩纪旷不接。我情遂抑沉。出门当何顾。徘徊步北林。下有交颈兽。仰有双栖禽。攀枝长叹息。泪下沾罗襟。良马知我悲。延颈对我吟。昔为同池鱼。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