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碧玉磷磷,龙门秋胜春。
山中一夜月,海内两闲人。
等是幽栖伴,俱非富贵身。
尚书与常侍,不可得相亲。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同崔十八宿龙门兼寄令狐尚书冯常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水碧玉磷磷,
龙门秋胜春。
山中一夜月,
海内两闲人。
等是幽栖伴,
俱非富贵身。
尚书与常侍,
不可得相亲。
诗意:
诗中描绘了一幅景色如画的画面,展示了夜晚的美景和两位隐居的人物。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身份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自在、追求幽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权势与名利的淡漠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具体的描写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夜景。首两句“水碧玉磷磷,龙门秋胜春”,描绘了水面碧绿如玉,月光洒在水面上,美不胜收的景象。接下来的两句“山中一夜月,海内两闲人”,表达了两个隐居的人在山中共度美好的一夜,他们远离尘嚣,安享宁静。第五句“等是幽栖伴,俱非富贵身”说明了这两个人都是志同道合的伴侣,他们选择了隐居的生活,不追求权势和富贵。最后两句“尚书与常侍,不可得相亲”表明这两个隐居的人与身居高位的尚书和常侍无法有交集,彼此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距离。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人物之间的反差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权势和名利的淡泊态度。诗中的意境清新自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使人感受到宁静与美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尘世纷扰的疏离和超脱之情。
鲛人织出绡五色,冯夷不敢閟深泽。闯得烛龙归崦嵫,横舒几占半天碧。光绚列岑浮紫翠,琉璃倒蘸成琥珀。何当乘风掣下来,并州快剪随意划。制就诗囊百万个,分与江湖放吟客。
官似南昌隐,人传东野诗。才优解牛刃,笔妙画沙锥。谈笑千人敌,飞胜万里期。大门香一炷,他日看杨眉。
万山绕竮伶,二水奔澒洞。亭亭林中寺,金碧灿檐栋。解鞍得蒲团,卧受瓦炉供。少捐一炊顷,暂作百年梦。无人自惊觉,幽禽正清哢。倦客如残僧,无力供世用。此行端为山,紫翠迭迎送。漱井出门去,惊尘扑飞鞚。
轻云阁雨还晴,苍黄又负端阳节。去年今日,大鄣深处,寸肠千结。好事无多,良辰难再,犹传遗孽。看连城*洞,大家愁恼,这光景、何时歇。因想金陵佳丽,闹秦淮、龙舟称绝。牙樯锦缆,翠冠珠髻,画阑罗列。回首丘墟,满襟尘土,向人空说。且停杯,容我离骚细读,*罗江月。
百战方夷项,三章且代秦。功归萧相国,气尽戚夫人。
熟食从来少天色,东吴况是足春寒。城南藉草可痛饮,安得酒肠如海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