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高洁淡为真,似蜜增甜亦可人。
不分青花惊俗眼,更招琼液到吾唇。
取来酒后团栾夜,讨尽人间瘴疬春。
遥想嚼毡清到骨,古来持节要忠臣。
曹彦约(一一五七~一二二九),字简甫,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歷建平尉、桂阳军录事参军、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知汉阳,嘉定元年(一二○八),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权知鄂州兼湖广总领,改提点刑狱,迁湖南转运判官。三年,除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五年,以事罢。八年,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十年,知隆兴府兼江南西路安抚。十五年,除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理宗绍定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有《昌谷类稿》六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昌谷集》二十二卷。事见《鹤山大全集》卷八七《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曹公墓志铭》。 曹彦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同儿辈食雪和兗子韵》是宋代诗人曹彦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自然高洁清澈真实,
如同蜜糖甜美动人。
不分辨青花,惊艳了世俗眼光,
更引来琼液滋润我的唇。
饮酒之后,团圆的夜晚,
尽情享受人间瘴疠病痛的春天。
遥想着清冽到骨子里的嚼毡,
古代忠诚臣子始终坚守职责。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和纯洁的意象来表达作者对真实、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中通过对高尚品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纯净和高尚。作者用"不分辨青花"来形容自己的眼光与常人不同,不为世俗眼光所困扰,表达了对真实与美的追求。在饮酒之后,作者感受到团圆和春天的欢乐,同时也体验到了人间的病痛和瘴疠。最后,作者回忆起古代忠臣坚守职责的形象,表达了对忠诚和正直的崇敬。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通过对天然、纯洁的意象的运用,诗中充满了清新的感觉。作者通过"不分辨青花"的表达,彰显了自己的独特眼光和对真实美的追求,展示了一种与世俗眼光不同的审美取向。在描写饮酒和夜晚的场景中,诗人以对比的方式展现了团圆的欢乐和人间的病痛,呈现了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最后,通过回忆古代忠臣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忠诚和正直的敬仰,强调了持守品德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真实、美好事物的追求,并表达了对忠诚和正直的崇敬。诗人通过自然意象和对比手法,使诗词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晴天万顷浮烟水,小艇鸣榔烟水里。一声欸乃西风起,满轮明月蓼花秋。富贵於我真浮沤,世间何事不悠悠。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见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後倚楼无限情。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故园又负黄昏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成性存存,用志不分。又何患乎,不到古人。
菖蒲叶老水平沙。临流苏小家。画阑曲径宛秋蛇。金英垂露华。烧蜜炬,引莲娃。酒香薰脸霞。再来重约日西斜。倚门听暮鸦。
七十引年遵礼经,君家何事最为荣。清朝叔侄同辞禄,归去田无尽列卿。远近溪山资胜尝,往还舟楫称闲行。谁知东路贤哉叹,二阮方能继此声。
竹槛匝回廊,城中似外方。月云开作片,枝鸟立成行。径接河源润,庭容塔影凉。天台频去说,谁占最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