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高楼出乔木,下有方塘秋水足。
新霜未变草木鲜,晚日旋催梨枣熟。
雨荒松菊半榛莽,风老菰蒲初瑟缩。
门前大路多尘土,日中过客无留毂。
开门却扫如有待,下马升堂真不速。
劝我一振衣上黄,临风共倒樽中渌。
肴蔬草草意不尽,丝竹泠泠暗相属。
琳宫仙伯自闲暇,幕府粗官苦烦促。
晚衙簿领当及期,后堂车辖要须漉。
令人更愧东宫师,眷恋溪山弃华屋。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同李倅钧访赵嗣恭留饮南园晚衙先归》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城南高楼出乔木,下有方塘秋水足。
新霜未变草木鲜,晚日旋催梨枣熟。
雨荒松菊半榛莽,风老菰蒲初瑟缩。
门前大路多尘土,日中过客无留毂。
开门却扫如有待,下马升堂真不速。
劝我一振衣上黄,临风共倒樽中渌。
肴蔬草草意不尽,丝竹泠泠暗相属。
琳宫仙伯自闲暇,幕府粗官苦烦促。
晚衙簿领当及期,后堂车辖要须漉。
令人更愧东宫师,眷恋溪山弃华屋。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辙与李倅钧一同访问赵嗣恭,留在南园晚衙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城南高楼、方塘的秋水、新霜和即将成熟的梨枣等景物,展示了秋天的景色。雨后的松菊、菰蒲的凋落以及大路上的尘土,表现出光阴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诗人形容自己的门庭之内有待整理,但宾客的到来却不曾迟延。他邀请李倅钧共同举杯畅饮,借酒消愁。丝竹之音在夜幕中低声相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琳宫仙伯自在闲适、幕府粗官忙碌烦促的对比,并表达了对东宫师的羡慕和对溪山生活的眷恋。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腻的景象和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感悟。
诗词开篇描绘了城南高楼和方塘的秋水,以及新霜下的鲜绿草木,表现了秋天的景色和季节的变迁。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了人生充满了无常和变化,而人应该积极适应和面对这些变化。
诗词的中间部分通过描写雨后的凋落松菊和初瑟缩的菰蒲,以及大路上的尘土,表现出光阴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这些景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诗人在其中抒发了对光阴易逝的感叹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诗词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自己的门庭之内有待整理,但宾客的到来却不曾迟延。他邀请李倅钧共同举杯畅饮,借酒消愁展示了作者对友情和宽慰的渴望。丝竹之音在夜幕中低声相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给整首诗词增添了一丝宁静和温馨的氛围。
最后几句诗词描绘了琳宫仙伯自在闲适、幕府粗官忙碌烦促的对比,以及对东宫师的羡慕和对溪山生活的眷恋。这里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和功名利禄的厌倦,对自然山水和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情感的抒发和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考,展示了苏辙独特的情感和文学才华。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光阴易逝、友情和理想生活的思索和感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深沉、宁静的感受。
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幸有崔公入药镜。如究竟。全真固蒂归根静。主客内明方外应。灵台粲发天光莹。两个壶中一片景。急修省。莫待临渴去掘井。
处处哭声悲,行人马亦迟。店闲无火日,村暖斫桑时。泣路同杨子,烧山忆介推。清明明日是,甘负故园期。
从知东甸尉,铨注似恩除。带土移嵩术,和泉送尹鱼。印床寒鹭宿,壁记醉僧书。堂下诸昆在,无妨候起居。
下车父母国,自重岂其轻。谓我诈为善,何忧被此名。
常慕晋高士,放心日沈冥。湛然对一壶,土木为我形。下马访陈迹,披榛诣荒庭。相看两不言,犹谓醉未醒。长啸或可拟,幽琴难再听。同心不共世,空见藓门青。
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须臾云得新消息,安西路绝归不得。泣向狮子涕双垂,凉州陷没知不知。狮子回头向西望,哀吼一声观者悲。贞元边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