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桐庐夜泊》

合江亭前秋水清,归人罢市无余声。
灯光隐见隔林薄,湿云闪露青荧荧。
楼台渐稀灯渐远,何处吹箫犹未断?凄风凉叶下高桐,半夜仙人来绝巘。
江霏山气生白烟,忽如飞雨洒我船。
倚篷独立久未眠,静看水月摇清圆。

作者介绍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少与许谦同师金履祥,与柳贯、吴莱、许谦往来密切。又与黄溍、柳贯、吴莱等往来倡和。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调宁国录事。适逢大旱,礼劝富户输捐助购米3700石平价出售,又用官储及赃罚钱银38400余锭赈济灾民,使30万人赖以存活,百姓颂德。至元初年任建德县尹,强制豪民退出学田700亩。又建德素少茶,而榷税尤重,经其一再上言,茶税得以减轻。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吴师道的著作

  曾采兰溪历代人物言行可为后世取法者,撰《敬乡录》。又采金华一郡人物言行撰《敬乡后录》。此外,著作有《战国策校注》、《礼部集》二十卷及附录一卷、《易杂说》二卷、《书杂说》六卷、《诗杂说》二卷、《春秋胡氏传附辨》十二卷以及《兰溪山房类稿》等,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作品评述

《桐庐夜泊》是元代吴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桐庐夜泊

合江亭前秋水清,
归人罢市无余声。
灯光隐见隔林薄,
湿云闪露青荧荧。

楼台渐稀灯渐远,
何处吹箫犹未断?
凄风凉叶下高桐,
半夜仙人来绝巘。

江霏山气生白烟,
忽如飞雨洒我船。
倚篷独立久未眠,
静看水月摇清圆。

诗词的中文译文:

在桐庐夜晚停泊,

合江亭前秋水清澈明亮,

市集已结束,归人无声。

灯光隐约透过稀薄的林木,

湿云中闪烁着青绿的光芒。

楼台逐渐稀少,灯火渐行远,

箫声仍在何处吹响?

凄风吹拂凉叶,落在高大的桐树下,

半夜时分,仙人来到绝崖。

江面上升起山间的白烟,

宛如飞雨洒在我的船上。

倚靠篷舱,独自站立,久久未眠,

静静地观赏水面上摇曳的明亮月光。

诗意和赏析:

《桐庐夜泊》描绘了夜晚停泊在桐庐的江上的景象。诗人以清澈的秋水、灯火闪烁和湿云青荧的形象,营造出一幅宁静、幽深的夜晚景色。市集结束后,归人已经散去,只剩下一片寂静。楼台上的灯火逐渐消失,渐行渐远,仿佛箫声还在远处吹奏。凄风吹动着凉爽的叶子,落在高大的桐树下。夜半时分,仙人来到了绝崖之上,给整个景象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江面上升起的白烟,如同飞雨洒在船上,给人以朦胧、虚幻的感觉。诗人倚靠在篷舱上,独自站立,久久未眠,静静地观赏着水面上摇曳的明亮月光。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了一种宁静、幽深而又神秘的夜晚景色,给人以静谧、思索的情感。

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艺术表现力,展现了元代文人吴师道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夜晚世界,唤起读者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思考。整首诗词以其音韵流畅、意境深远而备受赏析。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