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登中寿,梅觞庆九重。
回春方昼永,月掩遽云浓。
钟鼓沈长乐,蚕桑罢濯龙。
宣仁遗懿在,定谥独追踪。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同前太行皇太后挽词二首》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周必大。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忆昨登中寿,梅觞庆九重。
回春方昼永,月掩遽云浓。
钟鼓沈长乐,蚕桑罢濯龙。
宣仁遗懿在,定谥独追踪。
诗意:
这首诗词是周必大以挽词的形式,表达对前任太行皇太后的怀念和悼念之情。他回忆起过去登上中寿宫的时刻,那时梅花盛开,庆祝的盛况如同九重天一般。然而,现在春回大地,白昼似乎变得永恒,而月亮也被浓密的云层遮挡。钟鼓的声音逐渐低沉,长乐宫的欢乐逐渐消散,蚕桑的工作也不再进行,仿佛龙在水中沉睡。尽管皇太后已经不在人世,但她的仁慈和美德仍然留存,她的谥号也将长久地被人们追忆。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对太行皇太后的怀念之情。诗人以富有感情的语言,描述了过去庆祝的盛况和现在的冷寂。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梅花、钟鼓、蚕桑和龙,使诗句更加生动有力。诗人通过对太行皇太后的赞颂,展示了她的仁慈和美德对人们的影响依然存在,并表达了自己对她的敬仰和思念之情。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特点。
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术。宣王追祖宗,考牧与宫室。甘棠能听讼,召伯圣人匹。後生论常高,於世复何实。
屋角羲娥转两轮,今朝水帝又司辰。山家尝稻知良月,野径寻梅见小春。一岁坐看除得尽,百年正与死为邻。谁能思许无穷事,闭合开炉但饮醇。
与姊别时啼,头比姊肩低。几年不见姊,眉与姊夫齐。春兰秋菊各芳泽,花蚤花迟总堪惜。生憎一对似花人,恼杀十年花下客。花时能几何,客恨不胜多。翻作相思树,缠丝复绕萝。鸳鸯宿海底,好梦落风波。空有青衫泪,双弹向翠蛾。寂寂杨花坞,迢迢桃叶渡。长江南北头,总是相思路。
惠持游蜀久,策杖欲西还。共别此宵月,独归何处山。对鸥沙草畔,洗足野云间。知有玄晖会,斋心受八关。
僧寺聚观刊石处,人家传写挂牌时。
生绢六幅淡墨图,伊人笔端有造化。骅骝汗血捉电光,牯牸倦耕眠草下。陂塘漠漠烟雨后,出水群鱼戏潇洒。细看物物有生意,不比寻常能画者。请君就此三景中,挥毫添我作渔翁。岸头孤石持竿坐,白鹭同居莆苇丛。有时寻诗出游衍,款段徐行山路远。奚奴逐后背锦囊,木杪斜阳鸦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