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从游泛绿波,西湖今日又新荷。
生来长是欢悰少,老去更堪离别多。
客里送君留不住,尊前为我饮无何。
休休万事付一醉,为报骊驹未要歌。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同三馆饯王恭父监丞,分韵,予得何字》是杨万里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去年我曾随波漂游,如今西湖又开出新的荷花。从年轻时起,我就常常感到欢乐少,如今年老了,离别之情更加深沉。我在客人的身边送别,却无法留住他们;在你面前,我为自己畅饮,毫无顾忌。让我们放下一切烦恼,尽情地醉一场,以回报那匹骊驹,不再需要歌唱。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离别的感慨。他通过描绘西湖的新荷花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年轻时的欢乐少和年老时的离别之情。作者在送别客人时感到无奈,但在自己的空间里,他可以自由地畅饮,不受拘束。最后,他呼吁放下烦恼,尽情享受醉意,以回报曾经得到的美好事物。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经历的思考和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岁月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他通过对离别和自由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由的向往。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古佛炉前一柱香,神龙夭矫挂空苍。人閒祥瑞六月雨,枕上吟哦终夕凉。不待白渠纷畚锸,俄惊赤卤屹仓箱。自惭太守无功德,帝力惟知荷圣皇。
汉臣问鹏曾游地,腊祭迎猫始出林。解箨光先凝片玉,含甘珍重等兼金。
缕缕柔条不奈春,为谁憔悴把眉颦。年来江上多离别,不信垂杨管得人。
杯酒谁欤可共挥,残年心事转多违。颇闻铜柱征蛮急,孰念葵丘遏籴非。典质衣裳今已尽,留连舟楫可无归。故园堪共吾儿灌,政恐淫霖岁亦饥。
杨柳春风绿万条,凭鞍一望已魂消。当年凤集城边路,曾爱纤纤拂画桥。
碧潭风定影涵虚,神物中藏岸一枯。一夜四郊春雨足,却来闲卧养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