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桐树》

弃地瓦砾间,兹桐偶谁树。
忆见拥西墙,俄成划烟雾。
得时花弃鲜,照影清泉助。
当轩蔽赤日,对卧醒百虑。
惜哉禀受弱,妄使鸾凰顾。
商声动犹微,秀色触已沮。
低摧乱繁条,逼迫畏清露。
暄晴幸未阕,飘落傥可拒。
噫号冲飙回,激射阴霰聚。
此势复可言,瞪视空薄暮。

作者介绍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作品评述

《桐树》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弃地瓦砾间,
兹桐偶谁树。
忆见拥西墙,
俄成划烟雾。

得时花弃鲜,
照影清泉助。
当轩蔽赤日,
对卧醒百虑。

惜哉禀受弱,
妄使鸾凰顾。
商声动犹微,
秀色触已沮。

低摧乱繁条,
逼迫畏清露。
暄晴幸未阕,
飘落傥可拒。

噫号冲飙回,
激射阴霰聚。
此势复可言,
瞪视空薄暮。

中文译文:
在废弃的地瓦和碎石之间,
这棵桐树偶然生长起来。
我记得它曾蔓延过西墙,
现在突然成为一团烟雾。

适时的花朵被抛弃成为凋谢,
清澈的泉水映照着树影。
白天蔽住红日的光辉,
夜晚躺下时却醒来思虑百端。

可惜啊,天生弱小的我,
居然让鸾凰不再注视。
商贾的声音微弱而模糊,
美丽的景色已经失去了光彩。

低垂的枝条纷乱交错,
被清晨的露水逼迫着畏惧。
暖阳依然幸运地未曾离去,
飘落的花瓣或许还能抵挡。

噫!呼号声回荡着狂风,
激射的阴霰在一起聚集。
这种势头又能怎样言说呢,
我凝视着虚空的黄昏。

诗意和赏析:
《桐树》这首诗词以桐树为主题,通过描绘桐树在特定环境中的生长状况,反映了作者自身的感慨和思考。

诗中的桐树被描绘为在废弃之地生长,表明它的存在似乎是一种偶然。作者提到自己曾经看到桐树蔓延过西墙,并在现在变成一团烟雾,这种转变暗喻了人事无常,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诗中还描述了桐树的花朵凋谢和树影下清澈的泉水,这些形象象征着美丽的事物的短暂和虚幻。作者在白天躺下时醒来,思虑纷繁,暗示了他对人生的焦虑和思考。

作者自谦禀性弱小,认为自己无法引起鸾凰的关注,表达了对自身能力和影响力的怀疑。商贾的声音微弱而模糊,秀色已经失去光彩,暗示了现实世界中虚伪和浮华的特点。

桐树低垂的枝条被清晨的露水逼迫着畏惧,反映了作者对外界环境的压迫和对困境的担忧。然而,诗中也描绘了阳光明媚的天气和飘落的花瓣,暗示着希望和对美好的渴望。

最后几句诗以嗟叹之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无力和对命运的无奈。噫号声回荡,阴霰聚集,形容了风雨交加的景象,同时也象征了作者内心的冲突和困惑。诗的结尾,作者瞪视着虚空的黄昏,表达了他对未来的迷茫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桐树的生长环境和自然景象,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慨。作者以微妙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对瞬息即逝的美和无常的人事的体悟,同时也反映了对自身能力和命运的怀疑和无奈。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学的典型风格,注重意境的表达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 《金蕉叶(大石调)》

    厌厌夜饮平阳第。添银烛、旋呼佳丽。巧笑难禁,艳歌无间声相继。准拟幕天席地。金蕉叶泛金波齐,未更阑、已尽狂醉。就中有个风流,暗向灯光底,恼遍两行珠翠。

  • 《三将军歌并序》

    三将军,一姓葛,两姓陈,捐躯报国皆忠臣。英夷犯粤寇氛恶,将军奉檄守沙角。奋前击贼贼稍却,公奋无如兵力弱。凶徒蜂拥向公扑,短兵相接乱刀落。乱刀斫公肢体分,公体虽分神则完。公子救父死阵前,父子两世忠孝全。陈将军,有贤子;葛将军,有贤母。子随父死不顾身,母闻子死

  • 《沁园春(送王侍郎帅三山)》

    锦绣文章,圭璋闻望,碧落侍郎。昨履声渐近,星辰避次,竹符重剖,湖海生光。委羽天空,石桥水冷,每为众生时雨滂。君知否,是民心襦裤,吏胆冰霜。少须召入鹓行。也不念无人荷紫囊。有本朝曾旦,移春手段,旧家羲献,补月心肠。此去三山,却登八座,已准金瓯姓氏香。还朝处,

  • 《吕梁》

    吕梁三十仞,县水莫知源。雨歇山如沃,波狂岸欲翻。黄云扑古塞,青草织平原。最是关情处,秋霜一夜猿。

  • 《冬至后三日三首》

    梅柳有情态,江城过岁除。山村见霜橘,江市出寒鱼。谪久衣冠懒,身闲故旧疏。傍篱挑翠甲,忆我故园蔬。

  • 《题秋台诗卷》

    骚雅驰声历几霜,驾言拙嬾擅词场。登台甚矣秋容澹,得句依然风骨香。卷尽辞穷余古韵,笔精墨妙发潜光。此中境界真堪乐,枕上休贪南面王。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