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花雨际。
秋水落金池。
片石寒青锦。
疏杨挂绿丝。
高僧拂玉柄。
童子献霜梨。
惜去爱佳景。
烟萝欲暝时。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颋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于巿。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鞾。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輙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沈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为僚佐。璘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劒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云。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十五卷。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其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客来花雨际。
秋水落金池。
片石寒青锦。
疏杨挂绿丝。
高僧拂玉柄。
童子献霜梨。
惜去爱佳景。
烟萝欲暝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白与同族侄子黯游昌禅师一起游览山池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花雨、秋水、片石、疏杨、高僧、童子等景物和人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山水之美和人物之情。首句“客来花雨际”,描绘了客人在花雨中的到来,给整个情景增添了一丝浪漫和诗意。接着,“秋水落金池”,用富有质感的词语描绘了秋水倒映在金池中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片石寒青锦,疏杨挂绿丝”通过描绘石头和杨树的细节,展现了山水之间的细腻之美。紧随其后,“高僧拂玉柄,童子献霜梨”,描绘了高僧和童子的形象,表达了修行和孩童纯真的对比,使整个情景更加丰富生动。最后两句“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忧伤和离愁。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示了李白对美景和美好时光的热爱和珍惜之情。诗中运用了富有意境的词语和形象,以及对比的手法,使整个情景生动而深刻。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李白对自然美的敏感和热爱,又表达了人生短暂和时光流转的主题,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江城五月江雨晴,荷花到处红交横。宋家池上瑞莲生,嫋嫋出丛抽一茎。茎端菡萏开两朵,忽似娥皇将女英。九疑望断苍梧暮,低头并照湘波清。花落莲成碧於卵,瑟瑟尘轻熨人眼。萧郎弄玉合卺时,一齐覆下琉璃盏。草木效灵载图史,守臣尽可闻天子。吾君有诏抑祥瑞,异兽珍禽不为贵。
浴鹄湾头荡桨过,雨声昨夜涨湖波。落梅天气寒偏峭,未许春衣试薄罗。
残红引动诗魔,怀古牵情奈何。半落铜台月晓,乱飘金谷风多。悠悠旋逐流水,片片轻粘短莎。谁见长门深锁,黄昏细雨相和。
阮路何方尽,西归兴未劳。河流经陕狭,山色入秦高。返照明秋垒,孤村接暮涛。还如丁令至,故里满蓬蒿。
晚艇村村载,秋原处处收。年来尤爱此,一熟缓千尤。
子期不可作,伯牙终绝弦。冷冷太古音,在此幽涧泉。泉流如碧玉,老僧听不足。后夜月明时,还向泉边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