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蕤薰碧醥,气味已相传。
终以香为累,无人解倒悬。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酴醾四首》是宋代诗人刘子翚的作品。该诗描绘了一种特殊的香气传承的情景,通过使用酴醾(一种用于制造香料的酒)来象征香气的传递和延续。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为:
霜蕤薰碧醥,
气味已相传。
终以香为累,
无人解倒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酴醾的香气为主题,表达了香气的传承和延续之美。霜蕤薰碧醥,描述了香气被清晨的霜气所薰染,蔓延在碧绿的酒液中。这里的“香气”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美好的事物或者精神的传递。
诗的下半部分继续强调了香气的传承和延续。它说到香气作为一种珍贵的负担,终身承担着传承的责任,无法倒悬。这里的“倒悬”暗示着香气传承的无法逆转,它是一种沉甸甸的负担,没有人可以解除。
整首诗通过描述酴醾中香气的传递和延续,抒发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传承的思考和珍视。它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承担和无法逆转的责任感。
这首诗词充满了隐喻和意境,通过诗人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香气传承的美妙和珍贵。它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于传承和责任的思考,让人们反思自己身上的责任与使命。
寒蛬入夜忙催织,戴胜春深苦劝耕。人若无心济天下,不知虫鸟有何情。
嵇绍垂髫日,山涛筮仕年。琴樽陈席上,纨绮拜床前。邻里才三徙,云霄已九迁。感深情惝怳,言发泪潺湲。忆昔龙图盛,方今鹤羽全。桂枝香可袭,杨叶旧频穿。玉籍标人瑞,金丹化地仙。赋成攒笔写,歌出满城传。既矫排虚翅,将持造物权。万灵思鼓铸,群品待陶甄。视草丝纶出,持纲
山中寂寞少花枝,过尽春风病不知。未分春归便无迹,陶瓶聊复浸酴醾。
我爱昭州乐,供官不在多。薰风齐乐圣,淑气且宣和。谒庙知神格,铺筵喜客过。声边无一事,对酒漫高歌。
逢人便说杏花村,汾酒名牌天下闻。草长莺飞春已暮,我来仍是雨纷纷。
绿衣持节拥亭亭。玉立万娉娉。一见寸心倾。任诗画、无声有声。新篁摇葆,苍梧张盖,山色入帘青。云淡午风轻。看树影、西窗又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