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发一钱渡,暮宿三江潮。
涂山有禅伯,饮我松间瓢。
遂登福勋庙,还憩汪罔桥。
涂翁不可诘,夜附山鬼妖。
载吊漆姓人,负恶忍兜苗。
既怀弯弓逆,可徒坐不朝。
逆名不可训,姑以后至枭。
涧硔洗遗骨,白日连山椒。
《涂山篇》是元代杨维桢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的旅途经历和对涂山的感悟,表达了对人生境遇和命运的思考。
诗词中的“朝发一钱渡,暮宿三江潮”揭示了作者旅途的艰辛和漫长。他一早出发,乘船渡江,一直到傍晚才能到达目的地,夜宿三江潮。这句描述传递了一种旅途中的辛苦和劳累,以及对时间的感知和珍惜。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涂山有禅伯,饮我松间瓢”。这里的“禅伯”指的是涂山上的一位禅宗高僧,作者在涂山上与他相遇并一起饮酒。这句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的向往和对禅宗智慧的渴求,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在山林间与自然相融的情景。
诗中还提到了作者登上福勋庙,休息在汪罔桥。这里的福勋庙是一个庙宇,而汪罔桥是一个地名。作者在福勋庙登高俯瞰,然后在汪罔桥留下休憩。这里的场景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一段片刻安宁,欣赏着美景和自然。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了“涂翁”、“山鬼妖”以及“漆姓人”。这些词语带有一些神秘和超自然的色彩。诗中的涂翁可能是指山中的老人,而山鬼妖则象征着山林的幽静和神秘。漆姓人可能是指作者所遇到的某个人,而他的行为和性格则与善恶和忍耐有关。
整首诗从旅途的劳累到山林的宁静,再到神秘和超自然的元素,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沉思考。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情感,作者表达了人生的艰辛与快乐、自然的美好与神秘。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给读者带来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和共鸣。
登临筋力犹如昨,兴废循环自有时。青石独存超士传,粉牌新得省郎诗。云山改色风生座,野鹿无踪水满池。胜处只宜文字饮,不须红袖苦追随。
梅花似雪。雪花却似梅清绝。小窗低映梅梢月。常记良宵,吹酒共攀折。如今客里都休说。潇潇洒洒情怀别。夜阑火冷孤灯灭。雪意梅情,分付漆园蝶。
昔年泮水忽专城,文会何妨一再盟。已媿簿书成俗吏,却陈俎豆见诸生。一时同队鱼犹在,千载重来鹤更清。况有卞峰青眼旧,试登杰阁快双明。
生于碛砺善驰走,万里南来困丘阜。青菰寒菽非适口,病闻北风犹举首。金台已平骨空朽,投之龙渊从尔友。
招唤欲千回。暂得尊前笑口开。万水千山还麽去,悠哉。酒面黄花欲醉谁。顾影又徘徊。立到斜风细雨吹。见我未衰容易去,还来。不道年年即渐衰。
陈皇有遗宅,乃在鸟山中。当时手所植,花木罗青红。独有左纽树,阅世如龟龙。怀哉手植人,不见三阁崇。后庭种玉树,金井雕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