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途中逢故人,话西山读书早曾游览》

西岩曾到读书堂,穿竹行莎十里强。
湖上梦馀波滟滟,岭头愁断路茫茫。
经过事寄烟霞远,名利尘随日月长。
莫道少年头不白,君看潘岳几茎霜。

作者介绍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卒大中七年,五十一岁。(据岑仲勉先生作《李德裕会昌伐叛编证》一文所推定之结论。)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在路上遇到故人,我们谈起了当年一起游览过的西山。曾经去过西岩的读书堂,翻过竹子草地,走过了十里。湖上的波浪平息后,还能留下余波,山岭上的路也难以捉摸。经验和故事都隔着云霞远远送去,名利的尘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来越多。不要说少年头发没有白发,你看看潘岳,几丝霜已经出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一次偶遇故人为背景,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经历和得失的思考。诗人在途中遇到了一个故人,两人聊起了过去在西山一起游览的经历。诗中提到了去过西岩的读书堂,穿越竹子草地,十里强行。这些描写给人一种深山幽静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过去求学的身影。

诗中描写了湖波和山路。湖波在风平浪静后,也会留下余波,象征着过去的回忆。而山路则让诗人感到茫然和迷失,不知道前方的道路通往何处。这些景物的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忧愁和迷茫,暗喻着诗人对现实和未来的困惑。

诗的后半部分传达了诗人对于经验和名利的思考。诗人说经过的事情现在已经远去,故事和经验也送到了云霞之中。而名利之事则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来越多。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矛盾态度,他认为名利虽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多,但在人生的最终,它们都是无关紧要的。诗人表达了对于逐渐老去的感慨和对于青春流逝的无奈。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于年华的反思。虽然诗人年纪不大,头发还没有白发,但他用潘岳的例子来说明,即使是年轻的人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老去。这里蕴含着对于生命短暂和光阴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以平凡的日常遭遇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了对于人生的矛盾和无奈的心境,展示了他对于现实和未来的困惑。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于青春的珍惜和对于生命的思考,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触动。

  • 《紫极观二首》

    杨柳花飞杏子新,园林无地可留春。却寻风雨江边路,惭愧烟霞物外人。

  • 《秋末江上望》

    莽莽古江滨,纷纷坠叶频。烟霞谁是主,丘陇自伤神。吞并宁唯汉,凄凉莫问陈。尽随流水去,寂莫野花春。

  • 《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一作李端诗)》

    东望扶桑日,何年是到时。片帆通雨露,积水隔华夷。浩渺风来远,虚明鸟去迟。长波静云月,孤岛宿旌旗。别叶传秋意,回潮动客思。沧溟无旧路,何处问前期。

  • 《和仲伯达》

    归山岁月苦无多,尚有丹砂奈老何。绣谷只应花自染,镜潭长与月相磨。君方傍海看初日,我已横江击素波。人不我知斯我贵,不须雷雨起龙梭。

  • 《题馀不溪废寺》

    武原离乱后,真界积尘埃。残月生秋水,悲风起故台。居人今已尽,栖鸽暝还来。不到无生理,应堪赋七哀。

  • 《病中书事上集贤钱侍郎》

    郎署领制诰,十年未上坡。冯唐空潦倒,卫绾是谁何。犹赖紫垣直,聊遮白发多。归田未有计,村树绿婆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