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旅酌夜沉沉,漫想歌眉带浅颦。
兴寄鳞鸿宁有限,诗成珠玉未羞贫。
尚烦潇洒登山屐,聊慰崎岖穷谷民。
已笑割鸡非我事,颇尝栖棘有斯人。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途中述怀》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心境和感慨。
诗意:
诗人在夜深人静的途中,悠然地品饮美酒,心情沉郁。他漫想着一个眉目含嗔的女子,心中充满了喜悦。他感叹自己的才华尽管有限,但仍然怀抱着做出珍贵的诗篇,不为贫穷所羞耻。他希望能够像那些自由自在的登山者一样,抚慰那些生活在贫困山谷中的人们。他对于世俗琐事不以为意,但也曾经历过生活的艰辛和困苦。
赏析:
《途中述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诗人运用了景物的描写和自我思考的方式,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其中。
诗人在夜晚的旅途中,选择了悠然品饮美酒,这种意境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深沉。他通过漫想一个眉目含嗔的女子,表达了内心的欢愉和愉悦。尽管诗人才华有限,但他依然怀着珍贵的诗篇,不以贫穷为耻。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提到自己笑谈割鸡不是自己的事情,暗示他对于世俗琐事的漠不关心。然而,他也曾经历过生活的艰辛和困苦,有时候也会受到现实的限制和困扰。
整首诗以简短的篇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折射出了他内心的矛盾和对于自由和追求的渴望。这种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情感的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内涵。
结字清而峻,用笔精而稳。虽笺以粉,而墨迹犹未损。公之功名,予固未暇论。而所谓书法,要必有所本矣。
魏紫千葩压曲栏,问君何似檐头看。城西更有芳菲地,旧约重寻莫作难。
海印发光,照然如日。曾对大元圣主,默说不二法门。默而说,说而默。中兴大仰丛林,天下第一法窟。
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鸟至今与哺雏。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羁孤。业工窜伏深树里,四月五月偏号呼。其声哀痛口流血,所诉何事常区区。尔岂摧残始发愤,羞带羽翮伤形愚。苍天变化谁料得,万事反覆何所无。万事反覆何所无,岂忆当殿群臣趋
浮生苦恼。尘世忙忙何日了。一旦无常。福致他人业自当。君还省悟。弃舍冤亲寻出路。万事都休。性命之中子细搜。
邯郸枕上梦回身,景照窗前醉卧人。山别是天迟放晚,鸟知何世早呼春。乾坤大事三缄外,湖海清交一笑新。山去莫嫌来往密,免教云树两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