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蛙不问雨兼晴,阁阁无端聒耳鸣。
对客自夸闻鼓吹,稚圭此语岂真情。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崇阳县主簿。歷绍兴府户曹参军,知临湘县。应辟入张栻江陵帅幕。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爲潭州教授,迁通判临江军,并权知军。宁宗庆元初,召爲太学博士,三年(一一九七),迁秘书郎,实录院检讨,着作佐郎。五年,爲军器少监。以事出知饶州,未数月罢,闲居七年。开禧三年(一二○七),起知湖州,任满后引年告退。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有《双溪文集》等。《双溪集》各本卷次不一,以《四库全书》据明万历王孟达刻二十七卷本除有少量讳改外,编次文字最爲整饬。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新安文献志》卷六九有传。 王炎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蛙声》是宋代诗人王炎创作的一首诗词。它以描述蛙声的形象为主题,通过对蛙声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多变和虚伪言辞的批评。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官蛙不问雨兼晴,
阁阁无端聒耳鸣。
对客自夸闻鼓吹,
稚圭此语岂真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蛙声为题材,通过蛙声的形象化描写,暗喻了社会中虚伪言辞和虚荣自夸的现象。第一句描述了官方的蛙声,不论是雨天还是晴天,都一味地叫个不停,没有问过天气的变化。这里的官蛙可以理解为那些官员或权贵,他们不顾实际情况,只顾表面功夫,以言辞和嘈杂的声音吸引人的注意。
第二句则描绘了虚伪言辞的现象,形容一些人在阁楼上无端地大声喧哗,耳朵被他们的声音弄得嘈杂不堪。这里的阁阁可以理解为社会中的一些虚伪之辈,他们以华丽的辞藻和夸夸其谈来迎合和吸引他人的注意。
第三句直接批评了那些自我吹嘘、虚夸不实的人。他们对客人大谈自己的伟业和功绩,夸耀自己的成就和才华,但这些言辞往往缺乏真实的情感和内涵。这里的对客可以理解为虚伪之人对待客人的态度。
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虚伪言辞的不屑和批评。稚圭是指童稚之言,表示这些言辞是幼稚和不成熟的,缺乏真实的情感和真正的内涵。此语岂真情一句则质问这些言辞是否真实和真诚,暗示了作者对于虚伪言辞的不满和批判。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蛙声的描绘,寓意了社会中虚伪言辞和虚荣自夸的现象。作者以巧妙的比喻和隐喻,表达了对于这种虚伪和浮夸的批评和不满。这首诗词具有明晰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是王炎对于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和批判。
旧索长安米,今无负郭田。平生一饱计,岁晚百忧煎。漂母今何有,王孙空自怜。日高亭欲午,寒屋灶无烟。
头颅搭飒一山翁,万事随宜敢讳穷。不结东华尘土梦,何干北海马扣风。半生踪迹从容里,一片襟期冷淡中。兀坐有时参世味,古今兴废转头空。
洛阳自古帝王都,百战荆榛只故墟。零乱园林遗物在,嬉游人物古风余。草迷公子障泥锦,花近佳人油壁车。漂泊强随游客辔,不辞尘土污衣裾。
草树连塘岸,人家半橘洲。暖寒寻酒去,觉懒罢诗休。逆境年年梦,劳生处处愁。天涯倦行客,明日又苏州。
花无长在树,人无长在世。有花须常赏,有酒须当醉。秋霜上鬓来,春风吹不去。
鸟雀喧秋未肯栖,狂风吹树影离披。屋边尚有斜阳在,更看山人一局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