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挽包颙叟》

樵牧常事席,篇觞早策功。
有怀随事见,不耻与人同。
我故奇诸子,年来识此翁。
待看稽古力,乔木已悲风。

作者介绍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挽包颙叟》是宋代文学家陈傅良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樵牧常事席,篇觞早策功。
有怀随事见,不耻与人同。
我故奇诸子,年来识此翁。
待看稽古力,乔木已悲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陈傅良挽歌已故的包颙叟(包颙是包拯的字,颙叟即指年迈之人)的情景。包颙叟是一个樵夫和牧人,他常常与朋友们一起坐在一起吟诗作乐,畅饮畅谈。他的诗篇和文采早已引起了陈傅良的赞赏。陈傅良怀着对包颙叟的深深思念,他认为包颙叟在他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能与众人保持同等的态度,不以自己的才华为荣耀,而是愿意与他人平等相处。陈傅良早已对包颙叟的才华和人格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使得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对包颙叟的赞美和怀念之情。他对包颙叟的品德和才华深感敬佩,认为包颙叟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文人,还是一个谦虚平等的人。作者自称“我故奇诸子”,表明自己也是一个喜欢品评才子的人,而多年来与包颙叟的相识让他对包颙叟的人格和才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最后两句“待看稽古力,乔木已悲风”,表达了陈傅良对包颙叟的怀念和对时间的感慨。他期待着再次见到包颙叟的智慧和才华,但岁月已经流逝,年老的包颙叟已经离世,如同一棵高耸的乔木在风中悲叹。这种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使整首诗词更加悲切而深情。

这首诗词通过对包颙叟的赞美和怀念,反映了作者对友谊、才情和生命短暂的思考。同时,通过对包颙叟与他人平等相处和不耻与人同的品质的赞扬,也传递了一种崇尚人格平等和谦逊的价值观。

  • 《临江仙 为曲山作》

    别墅寒梅方入梦,多君来报花期。野塘流水小桥西。南枝香烂漫,却恨赏音稀。正有玉堂人最爱,垂垂两鬓如丝。和羹心事未应迟。金尊重醉倒,且莫晚风吹。

  • 《向元伯寄爇香陶炉有心清闻妙之语》

    鄱江细壤如凝脂,陶成小炉圆净姿。色含三秋玉沆瀣,韵压六尺金狻猊。明窗澹澹浮薰起,故人警余良有以。心清闻妙游无方,万石只在吾家傍。

  • 《万景楼次韵六绝》

    秋入徐熙水墨山,荻花吹雪渺江干。楼头未用催行酒,待到三更月上看。

  • 《閒居杂咏三十二首》

    口所以司言,所言必正说。非法谨勿道,道之为噬噎。

  • 《感皇恩(解秀州郡印,次王倅·韵)》

    两岁抚邦人,曾无恩意。别后何人更相记。题舆玉树,愧与蒹葭相倚。殷勤犹念我,同吟醉。画舸相追,孤城已闭。不道扁舟□云外。夜分月冷,一段波平风细。忆君清兴满,无由寄。

  • 《雨後至近村》

    年耄身犹健,秋高疾已平。邻翁思问讯,蔬圃要巡行。竹杖轻无迹,芒鞋捷有声。相逢无别语,努力事冬耕。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