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挽崇宪靖王诗》

诏书催唤衮衣归,富贵谁知已息机。
北阙恩荣宁久恋,东山雅志肯相违。
伤心水月人安在,回首湖山事亦非。
他日苏公堤畔路,只愁老泪不胜挥。

作者介绍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挽崇宪靖王诗

诏书催唤衮衣归,
富贵谁知已息机。
北阙恩荣宁久恋,
东山雅志肯相违。

伤心水月人安在,
回首湖山事亦非。
他日苏公堤畔路,
只愁老泪不胜挥。

【诗意与赏析】
《挽崇宪靖王诗》是宋代虞俦创作的一首挽联,以悼念已故的崇宪靖王为主题。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勾勒出了作者对逝去王者的思念之情。

首句"诏书催唤衮衣归"表达了皇家的诏书催促已故王者的灵魂归来,衮衣象征着王者的尊贵身份。接着,"富贵谁知已息机"这句意味深长的诗句,探讨了人们对富贵与荣华的误解和轻视,暗示着王者已经离开尘世安息。

接下来的两句"北阙恩荣宁久恋,东山雅志肯相违"表达了王者对国家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山林宁静生活的向往。北阙指的是皇宫,而东山则象征了闲适自在的生活。这里反映了王者内心深处对宁静和追求理想的渴望,但往往现实的责任和荣誉使他们不得不放弃个人的追求。

"伤心水月人安在,回首湖山事亦非"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已故王者的思念之情。水月和湖山常常是诗人们抒发离愁别绪的意象,此处用以表达对逝去王者和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诗句中的"伤心"则凸显了作者对王者离世的伤感和悲痛之情。

最后两句"他日苏公堤畔路,只愁老泪不胜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王者功绩的铭记。苏公指的是苏轼,堤畔路则是指苏轼墓前的堤岸。这里作者表示,未来的岁月他只担心自己会因为对已故王者的思念而愈发凄凉,老泪悲痛难抑。

整首诗以深沉的悼念之情,描绘了对已故王者的敬仰和思念。通过对富贵与荣华、王者内心追求的探索,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世俗的虚妄。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已故王者的缅怀之情,同时也反思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 《憩颜子予海山别业》

    群峰当户晓岚晴,杨柳风和日听莺。郭外春山明锦绣,门前弱水即蓬瀛。期登野阁闲应甚,来惯幽禽近不惊。独凭栏干意难写,绿桑疏处哺牛鸣。

  • 《简许有实》

    闲磨霜刃破银瓜,沉水香销日影斜。吟客不来情思懒,晚风庭院落槐花。

  • 《达磨赞》

    远离竺国见梁王,五鬼临身讨苦噇。面面相看言不识,秋风一苇急横江。

  • 《涂中寄薛中裕》

    贫交千里外,失路更伤离。晓泪芳草尽,夜魂明月知。空山连野外,寒鸟下霜枝。此景正寥落,为君玄发衰。

  • 《西江月》

    大道古今一脉,圣人口口相传。奈何百姓不知焉。尽逐色声迷恋。在迩不须求远,何消更遇神仙。分明只在眼睛前。日用常行不见。

  • 《噫嘻》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