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初弄色取知音,旁午尊前献孔壬。
紫守不坚红更怯,风来无度雨仍侵。
莺狂犹妄起羞口,蝶老未知求放心。
解道不如归去语,得非知礼识机禽。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晚春告游人》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春天初至时的景色和一些隐含的寓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晚春告游人
春初弄色取知音,
在旁午时向尊前献上孔壬。
紫守不坚,红更怯,
风来无度,雨仍侵。
莺狂犹妄起羞口,
蝶老未知求放心。
解道不如归去语,
得非知礼识机禽。
诗意:这首诗以春初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同时蕴含了一些隐喻和思考。
赏析:诗的开篇写到了春天初至时的美景,以"弄色"来形容春天的摇曳多姿,意味着春天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取知音"则表示诗人渴望与知音相聚,分享内心的感受。接下来,诗人用"尊前献孔壬"的形象来象征自己向友人敬献心意,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之后的几句诗中,"紫守不坚,红更怯"描绘了花朵受风雨侵袭的情景,暗喻了人生中的坚强与脆弱。"风来无度,雨仍侵"则强调了外界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困扰。
接下来的两句诗以鸟和蝴蝶为象征,表达了内心的羞怯和迷茫。"莺狂犹妄起羞口"描绘了莺鸟羞怯地唱歌,暗喻了人们在面对挑战时的不自信和犹豫。"蝶老未知求放心"则描述了蝴蝶迷茫地徘徊,意味着人们在人生的旅途中追寻自我目标时的困惑。
最后两句诗以"解道"和"归去语"来反思,表达了诗人认为回归本真、返璞归真的态度更胜于智慧的解释。"得非知礼识机禽"则隐喻人们应当超越形式的约束,真正理解生活中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运用隐喻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困惑的思考,同时呼唤人们回归本真、追求内心的真实与自由。
玉皇前殿掌书仙,一染尘心下九天。莫怪浓香薰骨腻,云衣曾惹御炉烟。
清且沦漪,有美一人。怀哉怀哉,率土之滨。
轮如明月尽,罗似薄云穿。无由重掩笑,分在秋风前。
乞儿还有大通年,三十三人碗杖全。薛庶准前骑瘦马,范酂依旧盖番毡。
客舍犹寻未见书,邺侯可止万签余。君家酿玉推能事,得及重阳把盏无。
君臣庆会豁余机,百亿山河尽贡归。拈起太平无价宝,乾坤何处不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