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柳条新,巴陵城下人。
烹鱼邀水客,载酒奠山神。
云去低斑竹,波回动白蘋.不堪逢楚老,日暮正江春。
李端,字正已,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唱和,号大历十才子。尝客驸马郭暧第,赋诗冠其坐客。初授校书郎,后移疾江南,官杭州司马卒。集三卷,今编诗三卷。
《晚次巴陵》是唐代李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雪后柳条新,
巴陵城下人。
烹鱼邀水客,
载酒奠山神。
云去低斑竹,
波回动白蘋.
不堪逢楚老,
日暮正江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景象,作者在巴陵城下观察到了一系列景物,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互动。
诗的开头描述了雪后的柳条嫩绿生长,暗示着春天即将到来。巴陵是一个地名,位于今湖南省岳阳市境内,因为地处江南,气候较为温暖,所以柳条能够在雪后迅速生长。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巴陵城下的居民。他们在这个美丽的地方生活,享受着自然带来的恩赐。
第三、四句描绘了人们烹鱼邀请水上客人,并载酒奠祭山神的情景。这表达了作者对客人的热情款待,也展现了人们对山神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云雾缭绕的山间竹林和江水上荡漾的白莲花。这些景物描绘了巴陵山水的美景,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最后两句写道作者无法忍受与楚老相逢的痛苦,暗示了作者的离愁别绪。日暮江春,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也暗示着人事的悲欢离合。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表达了作者对巴陵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离合的思考。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传达了离情别绪和人世无常的情感。
我非皇甫谧,门人如挚虞。不持两鸱酒,肯借一车书。欲令海外士,观经似鸿都。结发事文史,俯仰六十喻。老马不耐放,长鸣思服舆。故知根尘在,未免病药俱。念君千里足,历块犹踟蹰。好学真伯业,比肩可相如。此书久已熟,救我今荒芜。顾惭桑榆迫,久厌诗书娱。奏赋病未能,草玄
未飞三日雪,却报一枝春。
我非尘中人,素心在尘外。深谷行人稀,幽赏与心会。原畴苎苗肥,岭坞杉木大。女绩男斧斤,生理于此赖。稻畦无凶年,山泉百道溉。水满时自舂,奇哉涧边碓。惜我乏寸土,把茅不容盖。老矣徒空谈,惘惘发深慨。
击石火里穿辽天鼻孔,妙转机前打凤罗龙。正法眼,瞎驴边。灭却被沙盆,扶临济正宗。门庭峭峻,孰敢当锋,铁壁银山一线通。
雷在地中复,山下出泉蒙。枢机合发,时惟君子为能通。初九潜龙勿用,上九亢龙有悔,溟滓萃黄宫。大畜有攸利,善继养元雄。剥鸿蒙,求鼎实。作参同。有孚盈缶,油然道济沛其丰。酬酢噬金遁*,鲋瓮包承敝漏,退食总由公。纳约自户牖,其道永无穷。
春花苦无阴,况与花俱秀。好在月明中,仰攀仍落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