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谋元帅,烦公护蜀淮。
军皆歌范老,民各像乖崖。
北顾犹关虑,西归已卷怀。
早令扶日月,宁不扫氛霾。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挽崔丞相三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先帝谋元帅,烦公护蜀淮。
军皆歌范老,民各像乖崖。
北顾犹关虑,西归已卷怀。
早令扶日月,宁不扫氛霾。
诗意: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挽歌崔州平(丞相崔州平)的三首之一。诗中描绘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对崔州平的赞颂。首先,诗人称颂了先帝(指宋太宗赵光义)的谋划和崔州平对蜀地和淮南的保护。接着,诗人表达了军队将士们对范仲淹的歌颂和民众对崔州平的景仰。然而,崔州平北顾时仍然关注国家大事,而西归时则已怀抱退隐之情。最后,诗人呼吁早日实现扶持日月的伟业,以净化社会风气。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崔州平的敬佩和对国家前途的思考。诗人通过描述先帝的谋略和崔州平的忠诚,展现了政治家的担当和将士们的激情。他们保护蜀地和淮南,使人民安居乐业。诗中的"民各像乖崖"一句,意味着人民与崔州平的关系紧密而顺畅。崔州平北顾关虑国家大事,西归时怀抱退隐之情,反映了他作为政治家的内心挣扎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最后,诗人呼吁早日扶持日月,扫除社会不良风气,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刘克庄对崔州平和国家的赞颂,同时也反映了对政治家责任、人民期望和社会风气的思考。它以简洁的文字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政治家的思考和关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三界无法,何处求心。风生虎啸,雾起龙吟。泥中有刺,绵里有针。华鸟隔墙相唤甚,十分春事到家林。不堕前后,独超古今。唤回千岁梦,飞出九皋禽。无栖泊,勿猜斟,只个虚空等样心。直下一槌光迸散,斩新弹子出炉金。
白苹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
掩扉当太白,腊数等松椿。禁漏来遥夜,山泉落近邻。经声终卷晓,草色几芽春。海内知名士,交游准上人。
壮士如驹出渥洼,死眠牖下等虫沙。老儒细为儿郎说,名将皆因战起家。
季世罕上寿,百岁为长年。轩皇不可见,颜冉复谁怜。安期乘彩虹,羡门驾紫烟。朝游蓬莱岛,夕宿曾城巅。常恐声风枝,摧折沧海田。徒令骊山客,想望称神仙。
剪舌双鸲鹆,朝来学语新。祝尧千万寿,岁岁乐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