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挽大资节使史国公三首》

早袖经纶手,传之柱石材。
无心到孤棘,有德付三槐。
五鼎方身飨,两楹俄梦回。
百年流泽远,衮衮几公台。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挽大资节使史国公三首》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史国公(指史弥远)的挽歌和悼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早袖经纶手,传之柱石材。
无心到孤棘,有德付三槐。
五鼎方身飨,两楹俄梦回。
百年流泽远,衮衮几公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典雅的辞藻和凄凉的意境,表达了对逝去的史国公的哀悼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早袖经纶手,传之柱石材。”描述了史国公早年就具备了治理国家的才能,他的智慧和才华更是传承至今,犹如雕刻在石碑上一样传世流传。

接下来的两句“无心到孤棘,有德付三槐。”描绘了史国公在历经艰辛和困境中依然保持纯洁的心灵,他的高尚品德和道德修养如同阳春白雪,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后两句“五鼎方身飨,两楹俄梦回。”表达了史国公曾经在政治舞台上屡建奇功,他曾参与国家重要事务,享受过权势和荣华,但如今已化为梦幻,一切皆成过眼烟云。

最后两句“百年流泽远,衮衮几公台。”表现了史国公的卓越贡献和百年流传的价值,他的事迹和声望在历史长河中远远传扬,几乎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传说。

整首诗词在几个短小的句子中,通过对史国公的评价和怀念,展现出作者对史国公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赞美。同时,诗词也点明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表达出对逝去伟人的敬意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 《句》

    春到不择地,石傍花自开。

  • 《三雪诗用前韵寓三字》

    令月浓于耜,丰年兆太平。片飞何粲者,磈落太麤生。薛凤崩腾势,巫猿寂寞声。冰溪无豕渡,樵路有人行。巴峡疑无路,蓬山似有神。极涵天地混,光助日星新。开拓大千界,铺张九十春。闭门经几日,饥杀咽螬人。

  • 《夜登小南门城上》

    曳杖上江城,清宵破二更。月回高树影,风壮急滩声。野艇鱼罾举,优场炬火明。湖塘正如此,回首忆柴荆。

  • 《北邙山》

    芒芒北邙山,高坟尽无主。惟有石麒麟,相向立秋雨。

  • 《芗林五十咏·百花洲》

    茂苑犹香名,南阳已荒皁。更兼芗林中,三洲是三岛。

  • 《远游》

    关山劳眺望,宇宙忆经行。地隔南溟断,天低北斗横。高谯开远柝,孤枕历寒更。只影惟堪吊,殊乡鲜弟兄。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