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挽歌词三首》

萧萧墓后千竿竹,郁郁坟前一树松。
此处不须兄弟哭,自然相对起悲风。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作品评述

《挽歌词三首》是宋代释智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歌词三首

墓后千竿竹,郁郁坟前一树松。
此处不须兄弟哭,自然相对起悲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墓地的景象,以及墓地中竹和松树的对比。在这个地方,没有必要兄弟姐妹们哭泣,因为自然而然地悲伤的风会相互哀悼。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通过墓地中的竹子和松树的对比,诗人展示了生死的不同状态。竹子繁茂,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生机;而松树郁郁葱葱,却孤独地矗立在坟前,象征着长久的悲伤和离别。诗人认为在这个地方,亲人们不需要过多的悲伤和哭泣,因为自然界已经有风来代表悲痛。这种自然界的悲风与亲人们的感伤相互呼应,形成一种悲戚的氛围。

整首诗以“墓后千竿竹,郁郁坟前一树松”为中心,突出了悲伤的意象。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并通过自然界的表现来加深读者对悲伤的体验。这首诗以简约而深刻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和对生死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 《清明日》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 《次刘伯益三咏韵·金凤花》

    鲜华五色翅飞低,不比寻常鹊踏枝。德茂翱翔丹穴日,琴清调弄紫庭时。羞同鸡鹜喧堂宇,笑把金铜铸殿墀。何似花栏自生长,幽芳端不在人知。

  •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入林屋洞》

    知名十小天,林屋当第九。题之为左神,理之以天后。魁堆辟邪辈,左右专备守。自非方瞳人,不敢窥洞口。唯君好奇士,复啸忘情友。致伞在风林,低冠入云窦。中深剧苔井,傍坎才药臼。石角忽支颐,藤根时束肘。初为大幽怖,渐见微明诱。屹若造灵封,森如达仙薮。尝闻白芝秀,状与

  • 《和苏仲南柳湖会饮》

    北风阁雪不到地,寒日自同云外天,愁人得酒百不问,满引聊作诸公先。少休歌舞进棋局,更放旌旗移楼船。我欲吴歌恐惊坐,戏挥如意扣船舷。

  • 《和尧夫安乐窝中好打乖吟》

    安乐先生醉便歌,庄篇徒尔说焚和。有名有守同应少,无事无求得最多。胜处林泉供放适,清时风月助吟哦。能抛忧责忘劳外,不纵逍遥更待何。

  • 《饯湖州薛司马》

    别驾促严程,离筵多故情。交深季作友,义重伯为兄。镇静移吴俗,风流在汉京。会看陈仲举,从此拜公卿。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