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边为计苦匆匆,淮水东流战血红。
军令一申人百勇,议郎当日佐元戎。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歷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挽京口使君丰郎中十首》是刘宰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京口使君丰郎中十首
开边为计苦匆匆,
淮水东流战血红。
军令一申人百勇,
议郎当日佐元戎。
诗意:
这首诗词以抒发作者对京口使君丰郎中的挽歌之情为主题。诗中表达了开边边界的艰辛和紧迫的局势,淮水流经的地方战斗激烈,血染江红。诗人称赞了丰郎中在这艰难时刻下,果断执行军令,号令百勇,为国家出力,同时也追忆了当年丰郎中作为议郎的日子,曾经辅佐元戎(指高级军官)。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丰郎中的敬仰和怀念之情。首两句“开边为计苦匆匆,淮水东流战血红”揭示了边境开辟的艰难和战争的残酷。诗中的“军令一申人百勇”突出了丰郎中的决断和威严,表现了他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最后两句“议郎当日佐元戎”则暗示了丰郎中在政务上的杰出才能,曾经为国家做出过重要贡献。整首诗词通过对丰郎中的赞美和追忆,展现了作者对忠诚、勇敢和忠心为国家付出的人的敬仰和推崇之情。
这首诗词在描绘时代背景和表达情感时都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直接而有力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观点。同时,通过对丰郎中的称赞和追忆,展现了作者对忠诚和奉献精神的推崇,彰显了宋代士人崇尚忠诚、勇敢和为国家服务的价值观。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寄托了作者对丰郎中的深情,也表达了对那个时代英勇为国的人们的敬意。
园亭堪避暑,栖息忽经旬。雨挟秋风至,凉生夜气新。絺衾犹恋枕,蟋蟀渐依人。容易悲摇落,天涯旧逐臣。
听雨侵阶竹,归艎入槛荷。天晴龟曝背,人静鸟吟柯。挟册弟兄对,煮茶宾客过。居閒在此乐,余乃事奔波。
唇亡则齿寒。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唐时吕岩叟,换骨成神仙。遗丹传老树,变化延其年。丹香忽融液,散入苍崖巅。长生孕灵草,茎叶何鲜鲜。枯根挂碧落,吞吐流虚烟。不受水土力,不随寒暑迁。谁能登云梯,移来此檐边。丹花与群木,丽质徒娟娟。彭泽虽爱菊,两院荒金钱。濂溪空爱荷,开落秋风前。峭峰山中客,道眼
暗朱箔雨寒风峭,试罗衣玉减香销。落花时节怨良宵。银台灯影淡,绣枕泪痕交。团圆春梦少。
白发江湖暗,青灯几席凉。病身几千百,佳节又重阳。命也吾何奈,天乎孰可量。元龙楼百尺,犹得慰行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