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白头谁石友,香山青眼几殷兄。
三峨九顶知人意,长与江楼酒面平。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万景楼次韵六绝》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金谷白头谁石友,
香山青眼几殷兄。
三峨九顶知人意,
长与江楼酒面平。
诗意:
这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表达了洪咨夔对自然景观的感慨和对友情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不同的山川景色和友谊情谊,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赏析:
诗的开篇写到了"金谷白头谁石友",金谷指的是一个地名,白头则指的是年老。诗人在金谷中寻找石友,表达了对友谊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一句"香山青眼几殷兄",香山指的是另一个地名,青眼和几殷兄则是指友谊深厚。诗人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深情的追思。
"三峨九顶知人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力。三峨九顶是山峰的数量,意味着诗人对山川景色有深入的了解和感悟,也可视为对人生经历的体悟。
最后一句"长与江楼酒面平",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平淡和豁达的态度。长与江楼指的是时间的流逝,酒面平则是指饮酒时的神情。诗人意味着无论人生经历如何变化,他都能保持平静和豁达的心态。
总之,这首诗词《万景楼次韵六绝》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友情情谊,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洞察,同时传递了一种平淡无奇却又珍贵的生活态度。
书生著书贪日课,文士卖文救穷饿。青楼歌酒属富儿,不意此名君乃荷。风波平地自谁始,一但从知百人和。东鲁男子旧修谨,南郡诸生底逋播。平安敢烦街吏报,洁白长赓楚人些。流言不计两曾参,机上慈亲枉惊堕。阮舍尤须辨南北,杜冠可无分小大。宁知宋不笑登徒,或指宣尼作阳货,
雨沐风梳,正梅柳、弄香逞色。谁忍听、送君南浦,阳关三叠。玉节前驱光照路,金杯争劝愁生席。泛锦樯、西去若登仙,乘槎客。春有意,寒无力。和风满,洪波息。笑庐峰湓浦,旧游陈迹。昔日蜚声台柏劲,他年坐对堂槐密。想轺车、不待政成时,追锋急。
官静亦无能,平生少面朋。务开唯印吏,公退只棋僧。药鼎初寒火,书龛欲夜灯。安知北溟水,终日送抟鹏。
公弭江西节,侬横南浦舟。相逢便金石,一别几春秋。问讯频黄耳,归休各白头。丰碑那忍读,未读涕先流。
风色偃貂裘。
每依小港泊,地名莫能审。才逢江面宽,岂顾风色凛。眺空强禁寒,破浪可痛饮。醉极忍冻眠,涛声拍孤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