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挽李县丞》

文脉绍云龛,儒酸味转甘。
一官人谓晚,三邑政无惭。
身健归何早,孤贤道饱参。
渊明生自祭,挥泪听佳谈。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挽李县丞》是宋代文人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继承云龛的文脉,儒雅的气味转为甜美。
有位官员说我晚来,但三邑的政务毫不惭愧。
我身体健康何必早归,我孤身贤道充盈参与。
渊明生于自己的祭祀之中,我含泪聆听着美好的谈论。

诗意:
这首诗以挽词的形式,表达了对已故的李县丞的悼念和敬意。诗人通过描写自己与李县丞的交往和对李县丞的评价,表达了对他的钦佩和思念之情。诗中展现了诗人的学识和情感,融入了士人的风范和儒雅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李县丞的描述和自身感慨的展示,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诗词中的"云龛"指代文脉的传承,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统的重视和承继。"儒酸味转甘"一句,表明了诗人对李县丞的敬仰和对他品德的赞美。"一官人谓晚,三邑政无惭"表达了李县丞在官场上的才干和为政的能力,诗人对他的评价充满了敬佩之情。"身健归何早,孤贤道饱参"表明诗人自己在身体健康和道德修养方面都非常出色,也暗示了诗人对李县丞早逝的遗憾之情。"渊明生自祭,挥泪听佳谈"一句,通过对渊明的提及,诗人表达了对李县丞的深深怀念和对他生前聪明才智的赞叹。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充满了对李县丞的赞美和怀念之情,展现了诗人的学识和情感。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该诗以简洁而深刻的方式,展示了诗人对逝去的李县丞的敬意和思念之情,具有一定的文化和情感内涵。

  • 《二遗诗》

    谁从毫末见参天,又到苍苍化石年。万古清风吹作籁,一条寒溜滴成穿。闲追金带徒劳恨,静格朱丝更可怜。幸与野人俱散诞,不烦良匠更雕镌。

  • 《寓谯郡宿魏武台下赠罗汝龙》

    汉帝灭金镜,灵氛黯中原。山川忽破碎,海水日飞翻。蚩尤拓大旗,时拂紫薇垣。奸雄窃神器,霸王气并吞。平台起崷崒,西北眺陵园。千载乃丘墟,秋风散鸡豚。尔来值岁暮,感此摧心魂。托宿茅屋下,偃仰徒自论。中逢豫章客,夜半延青樽。酒酣起视笑,飘然虬须掀。开口复纵横,历历

  • 《简仙游宰共瀛甫登二首》

    诗要渊明赋,琴须宓子鸣。幸哉吾百里,行矣见双清。民瘼需绥抚,人才待作成。猪肝非我嗜,无事累高明。

  • 《戚泽民从新正日供三僧求颂》

    君家炊饭办蔬薇,日供畦衣三阿师。海上浮杯登岸后,云间飞锡过门时。伊蒲塞作新香气,宾度卢迎老白眉。施受等心相称可,月随流水下春池。

  • 《送李义夫游二首》

    三千丈发从渠脱,九十日春须我游。出欲草堂三五里,囊中无得一钱留。

  • 《和芙蓉和尚四句偈颂·铁锯舞三台》

    铁牛无角卧山坡,鞭起如飞见也么。闹市横骑人不会,抬头鹞子过新罗。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