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弟更三郡,题评冠一乡。
绳愆御史疏,补阙谏臣章。
直叹牙弦绝,明嗟魏鉴亡。
皇情应震悼,追贲盛龙光。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挽梁元功谏议》是宋代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岂弟更三郡,
题评冠一乡。
绳愆御史疏,
补阙谏臣章。
直叹牙弦绝,
明嗟魏鉴亡。
皇情应震悼,
追贲盛龙光。
诗意:
这首诗词是曾几挽悼宋仁宗时期的宰相梁珙。诗人表达了对梁珙卓越功绩和忠诚的敬佩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时局变迁和政治腐败表示忧虑和痛心。
赏析:
这首诗词以挽悼之意写就,通过对梁珙的赞颂和对时代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清廉政治的期望。下面对每一句进行分析:
1. 岂弟更三郡,题评冠一乡。
"岂弟更三郡"指梁珙曾经辗转担任三个州郡的官职,表现出他的才干和贡献。"题评冠一乡"则指他才学卓越,在同乡之中享有盛誉。
2. 绳愆御史疏,补阙谏臣章。
"绳愆御史疏"指梁珙作为御史(官职)时,曾经上书奏章,揭露官员的过失和弊端。"补阙谏臣章"则表达了他在封建社会中对职位空缺的担忧,希望有更多有识之士能够进谏忠言。
3. 直叹牙弦绝,明嗟魏鉴亡。
"直叹牙弦绝"意味着梁珙的去世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悲痛,好像琴弦断裂一样。"明嗟魏鉴亡"则指明亡了一个能够鉴别时代风云的贤臣。
4. 皇情应震悼,追贲盛龙光。
"皇情应震悼"表达了皇帝对梁珙的深深怀念和悼念。"追贲盛龙光"则是对梁珙卓越才干和光辉形象的追思。
通过这首诗词,曾几以悼念之情,赞颂了梁珙的功绩和品德,并反思了当时社会的弊病和政治的黑暗面。诗词表达了对清廉政治和忠诚奉公精神的向往,以及对时代风云变幻的感慨和担忧。
画屏展尽一山川。
琳宫朝谒早追趋,漏尽铜壶杀点初。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自拈沉水祈天寿,散作非烟满王虚。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
七月坐凉宵,金波满丽谯。容华芳意改,枕席怨情饶。锦字沾愁泪,罗裙缓细腰。不如银汉女,岁岁鹊成桥。
父兄未老先亡过。已后不须发课。决定轮排到我。生死如何躲。悟来便做**麽。一任人猜心破。认正个中些个。有分携云朵。
青山北去连天会,绿水东流到八闽。何必此中分界限,普天率土尽王臣。
南国蜚声,三鳌孕粹,中兴循吏称首。官在中都,斑参玉笋,妙简帝心应久。长材已试,名字向、金瓯先覆。貂冕冠蝉载服,鸾台凤池荣簉。年年桂觞介寿。正江梅、犯寒时候。料想舞僮歌女,翠鬟依旧。富贵人间罕有。任鼎沸笙箫对樽□。稳步堤沙,高攀禁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