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宛陵道中》

溪缭双衣带,桥森百足虫。
伞声松径雨,巢影柳塘风。
犬误随行客,牛偏识牧童。
追程非要缓,路滑试匆匆。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作品评述

《宛陵道中》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宛陵道上的一幕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机。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溪水蜿蜒如双衣带,桥上生长着百足虫。雨声打在松树林间的小径上,柳树倒映在塘中,风吹起了巢影。狗误以为是随行的旅客,牛却能认出是牧童。追求的旅程并不需要匆忙,但路面湿滑,我试着小心翼翼地前行。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溪水蜿蜒如双衣带,形象地描绘了溪水的曲折流动,给人以柔美的感觉。桥上生长着百足虫,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和多样性。雨声打在松树林间的小径上,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雨后的清凉和恢复。柳树倒映在塘中,巢影随风摇曳,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变幻。狗误以为是随行的旅客,牛却能认出是牧童,通过对动物的描写,展示了它们对环境的敏感和认知能力。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旅程的态度,追求并不需要匆忙,但路面湿滑,需要小心谨慎地前行。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细节的关注,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同时,通过对动物的描写,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界的敏感。整体上,这首诗词给人以宁静、清新的感觉,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机。

  • 《捣练子》

    重阳子。全真理。阴阳颠倒怎生使。*哩,哩*。这头行,那头止。冲和上下分明是。*哩,哩*。

  • 《立春日内出彩花应制》

    合殿春应早,开箱彩预知。花迎宸翰发,叶待御筵披。梅讶香全少,桃惊色顿移。轻生承剪拂,长伴万年枝。

  • 《竹马子(柳)》

    喜韶景才回,章台向晓,官柳舒香缕,正和烟带雨,遮桃映杏,东君先与。乍引柔条萦路。娇黄照水,经渭城朝雨。翠惹丝垂,玉阑干风静,轻轻搭住。到此曾追想,陶潜旧隐,忆隋堤津渡。三眠昼永凝露。更许黄鹂娇语。似怕日暖,飞花成絮,拟雪堆绣户。待放教婆娑,如眉处、笼歌舞。

  • 《放言五首》

    近来逢酒便高歌,醉舞诗狂渐欲魔。五斗解酲犹恨少,十分飞盏未嫌多。眼前仇敌都休问,身外功名一任他。死是等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莫将心事厌长沙,云到何方不是家。酒熟餔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鸦。竹枝待凤千茎直,柳树迎风一向斜。总被天公沾雨露,等头成长尽生涯。

  • 《新治暖室》

    小堂稳暖纸窗明,低幌围炉亦已成。日阅藏经忘岁月,时临阁帖杂真行。诗才退後愁酣战,酒量衰来喜细倾。从此过冬那复事,夜深时听雪来声。

  • 《咏霜二首》

    江南雪不到,霜露满山村。纸被欺毡厚,茅檐笑瓦温。何曾凝沼渌,有意隔朝暾。底日身无事,高眠不出门。清霜欺客病,乘夜逼窗扉。坐睡依炉暖,细声闻叶飞。蕉絺空满箧,砧杵旋催衣。起看庭前草,松筠未觉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