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经纶策,山林弃此翁。
独馀平日事,全见古人风。
兰玉家庭美,诗书岁晚功。
闾门他日过,人说汉于公。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挽刘宣义》是宋代孙应时所作的一首诗词。诗词表达了对刘宣义的挽歌,抒发了对他过去政绩的叹息和对他弃官归隐的赞美。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叹息经纶策,山林弃此翁。
独馀平日事,全见古人风。
兰玉家庭美,诗书岁晚功。
闾门他日过,人说汉于公。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刘宣义的哀悼之情。诗人叹息刘宣义不再从事治国艰巨的使命,选择了离开政治舞台,退隐山林。他对刘宣义平日所做的事情感到惋惜,却也欣慰地看到他对古人的风范有所继承。刘宣义在家庭中展现出高尚的品德,也在诗书学问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当他在未来重回闾门,人们会称赞他如同汉朝名臣于公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刘宣义的挽歌,展现了对他的敬佩和惋惜之情。诗人对刘宣义过去的政绩表示叹息,认为他放弃了治理国家的重任,选择了隐退山林。然而,诗人也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刘宣义对古人风范的传承,这使得他在离开政治舞台后仍得到了一定的肯定。诗中提到刘宣义的家庭美满和在诗书学问上的成就,这些都是他离开政治后所取得的成就。最后两句表达了当他再次回到闾门时,人们将会称赞他,把他比作汉朝名臣于公,显示出对他的崇敬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刘宣义的敬佩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他离开政治的遗憾。通过将刘宣义与古人相比较,诗人传达了对传统价值观的重视和对德行高尚的赞赏。这首诗词展现了宋代士人对政治功绩和个人品德的关注,同时也体现了对退隐山林生活的认可和推崇。
皇祖严配,配享皇天。皇皇降嘏,天子万年。
曲江深院题名处,应有春风得意诗。为想杏花三十里,却思三五少年时。
早闻年欲至,剪彩学芳辰。缀绿奇能似,裁红巧逼真。花从箧里发,叶向手中春。不与时光竞,何名天上人。
雨后飞云冉冉回,碧天都似镜初开。只应峡口多山处,不见秋光万里来。
未到桐江上,先寻旧隐栖。水光明月夜,山影夕阳西。道在行藏逸,身轻得丧齐。更从高处看,转觉路非迷。
新营一间屋,种柳是前春。此地已逃俗,何时可卜邻。吟诗能愈疾,得酒自忘贫。九十头雪雪,多应笑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