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挽楼严州》

天与才难似,家传学更优。
著鞭心汗马,游刃目无牛。
奏语闻三叹,论功仅一州。
人才苦牢落,那不使公留。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挽楼严州》是宋代孙应时的一首诗词,下面给出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赋才能与学问都难以比拟,家传的学问更加优秀。
挥动鞭子,心中汗马奔腾,游刃有余,目无牛羊。
奏乐之声传遍三个叹息,论功只属于一个州。
人才苦于困顿失落,难以留住这位官员。

诗意:
这首诗以颂扬自己的才华和学问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能的自豪和对家族传承学问的自信。作者自比驰骋疆场的汗马,展现了自己游刃有余、无所畏惧的态度。同时,通过描述自己的成就和功绩,表达了对自己所在州的忠诚和奉献。

赏析:
《挽楼严州》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能和学问的自豪和自信。通过比喻自己为奔腾的汗马和游刃有余的状态,展现了作者在官场上的能力和胆识。奏乐之声传遍三个叹息,论功只属于一个州,显示了作者在州级官员中的杰出地位和成就。然而,诗末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才流失和无法留住人才的无奈和痛心。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能和学问的自信和骄傲,同时也展现了对官场和人才流失现象的忧虑。作者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相结合,使作品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 《送怀安林知丞之官仍谢佳句》

    剑津初筮著能名,大府今看佐属城。愧我赠行无好语,只将戒惧与明诚。

  • 《中书令程文简挽辞三首》

    都门箫鼓动哀音,丹旐西归诏祖临。故府簪裾空堕泪,高原松槚已成阴。藩朝宣力由忠荩,彝鼎书功映古今。他日甘棠知不剪,五州遗德在人深。

  • 《次韵和答斯远入城见迎诗》

    四海岂不广,一身何所归。倦游成白首,知已固黄扉。愧我尚斗食,如君犹褐衣。长年恨相远,晚岁得相依。

  • 《春日种菊东离顾丛半衰谢欲充之因取以植墙下》

    天公善转物,剪爪不停轸。春工未削迹,秋事已张本。檀栾嘉菊丛,戢戢露奇蕴。枝分要及时,手植须着贤。清晨东篱下,畚插自畦轸。土膏入新萌,秀色来衮衮。归休顾衰兰,面目呈可悯。儿童互撏拿,奴仆恣嘲哂。敢望群萧艾,叶置等朝菌。即这粹而温,忍死子不愠。山翁饱经事,遇物

  • 《荆山夜泊与亲友遇》

    山海两分歧,停舟偶此期。别来何限意,相见却无词。坐永神疑梦,愁多鬓欲丝。趋名易迟晚,此去莫经时。

  • 《探春令》

    雕墙风定,绮窗烛灺,沈吟独坐。料雪霜深处,司花神女,暗里焚百和。恼人一阵香初过。把清愁薰破。更那堪得,冰姿玉貌,痛与惜则个。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