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浮月动微薰,陨箨忧寒正杂群。
今日得春张万玉,采繁迎暖尚从军。
花时十月连正月,岁事三分占一分。
酒煮和羹还好在,预除芜秽莫纷纷。
曹彦约(一一五七~一二二九),字简甫,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歷建平尉、桂阳军录事参军、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知汉阳,嘉定元年(一二○八),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权知鄂州兼湖广总领,改提点刑狱,迁湖南转运判官。三年,除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五年,以事罢。八年,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十年,知隆兴府兼江南西路安抚。十五年,除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理宗绍定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有《昌谷类稿》六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昌谷集》二十二卷。事见《鹤山大全集》卷八七《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曹公墓志铭》。 曹彦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晚梅》是宋代诗人曹彦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晚梅》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晚梅开放的时候去年的浮月动荡微薰,花瓣像雪花一样飘落下来,悲伤的感觉混杂在一起。今天,迎春花盛开,张开如玉的花瓣,迎接温暖的春天,仍然充满了战争的气息。花期在十月,却与正月连在一起,岁月的变迁只占了三分之一,其余部分充满了战乱和动荡。现在煮酒烹羹,仍然是一种享受,但在预防混乱和污秽时应当提前防患于未然,不要纷纷加入其中。
诗词《晚梅》以描绘晚梅的景象为主线,通过对花开花落、季节更替等意象的描绘,折射出作者对时光流转和战乱动荡的感慨。诗人借晚梅的开放与凋零,寓意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对岁月变迁、战乱困扰的思考。诗中的"浮月"和"微薰",以及"采繁迎暖尚从军"的描写,将花朵与战争相连,展现了作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对战乱现实的痛心。最后两句以酒煮和羹的形象,表达了在混乱时期仍然能够保持平静和美好的愿望,同时呼吁人们在社会动荡中保持清明和纯洁。
整首诗词通过对花朵的描写,以及季节、岁月、战乱等元素的交织,传达了作者批判社会现实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提醒人们要警惕战乱带来的破坏和动荡,保持纯洁、预防混乱,追求和谐与平静。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具有普世的价值与意义。
睡觉初闻鸡一鸣,披衣危坐待窗明。残躯已向闲中老,痴梦犹寻熟处行。南北迢迢悲往事,古今莽莽叹浮生。伯伦一锸君休笑,冢象祁连亦已平。
剗草曾升马祖堂,暖窗接膝话还乡。赠行百衲兜罗袜,处处相随入道场。
赣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沸声常活活,洊势亦潺潺。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险艰。放溜情弥惬,登舻目自闲。暝帆何处宿,遥指落星湾。
秋尽空山无处寻,西风吹入鬓华深。十年世事同纨扇,一夜交情到楮衾。骨警如医知冷热,诗多当历记晴阴。无聊最苦梧桐树,搅动江湖万里心。
青田白鹤丹山凤,婺女姮娥两相送。谁家绝世绮帐前,艳粉红脂映宝钿。窈窕玉堂褰翠幕,参差绣户悬珠箔。绝世三五爱红妆,冶袖长裙兰麝香。春去花枝俄易改,可叹年光不相待。
去去持丹笔,当官议是非。壮心低仕路,恋涕湿亲衣。汲浪樯乌急,吴霜稻蟹肥。论文杯酒后,从此故人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