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我南江去,风帆半夜闻。
苦无为郡乐,已复盖棺回。
契阔空三叹,凋零并一哀。
遥知泣遗爱,愁杀岭头梅。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挽南安钱知军佖》是宋代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南安钱知军佖
(中文译文)
离别南江去,夜半听到风帆声。郡中无欢乐,已然归入棺材。情深地阔难言叹,凋零一片悲哀。远方知晓泪满眼,愁绪杀死岭头梅。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离别之情,描绘了作者告别南江的情景。他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了离别时风帆的声音,使他更加感受到离别的无奈和凄凉。作者在离别的过程中感叹着情感的广阔,凝结着深情的叹息。他的心情如同凋零的花朵一般,充满了悲伤与哀愁。虽然他身处遥远的地方,但他相信远方的人也会理解他内心的痛苦,就像愁绪能杀死岭头的梅花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情景和表达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作者深刻的情感和对离别的痛苦体验。诗中的意象清晰而凄美,运用了对风帆声、郡中欢乐的对比,以及凋零的花朵和愁绪杀死梅花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悲伤和无奈。通过这些形象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别离的思念和对人世间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读来令人动容。
孙应时是宋代文学家,他的作品多以抒发内心情感为主题,以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著称。《挽南安钱知军佖》以其深情而凄美的诗意,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才华。这首诗词深入人心,让读者在感受离别的伤痛的同时,也体味到了生命中的瞬息和珍贵。
三宿酣神酎,乡名因此呼。山中千日者,自合是仙都。
连月奔趋祷雨坛,即今积雨厌蒙漫。苍天信自有时漏,后土不知何日乾。坐想田畴沦沼沚,忍闻升合换罢纨。纵阳援溺知无术,惭愧身为抚字官。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初筵裛重露,日出
北固多陈迹,东山复盛游。铙声发大道,草色引行驺。此地何时有,长江自古流。频随公府步,南客寄徐州。
笔判虚空也太奇,古今天下几多诗。虚空判了元无尽,信手拈来自不知。
吾慕斯人不以官,会昌一梦中兴间。何须更作穷愁志,秋雨长时睡正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