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六消氛雾,东南立际蟠。
统传三圣后,枕尊百年安。
不识游畋乐,深知稼穑难。
何人青史上,敢作汉唐看。
曹彦约(一一五七~一二二九),字简甫,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歷建平尉、桂阳军录事参军、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知汉阳,嘉定元年(一二○八),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权知鄂州兼湖广总领,改提点刑狱,迁湖南转运判官。三年,除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五年,以事罢。八年,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十年,知隆兴府兼江南西路安抚。十五年,除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理宗绍定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有《昌谷类稿》六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昌谷集》二十二卷。事见《鹤山大全集》卷八七《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曹公墓志铭》。 曹彦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挽宁宗皇帝词二首》是宋代文人曹彦约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百六消氛雾,东南立际蟠。
统传三圣后,枕尊百年安。
不识游畋乐,深知稼穑难。
何人青史上,敢作汉唐看。
诗意:
这首诗以哀悼的情感表达对宁宗皇帝的追思之情。诗中描绘了宁宗驾崩后帝国的陷入混乱和动荡的景象,同时表达了对宁宗统治时期的评价和对安定长治的渴望。诗人也表达了对宁宗皇帝的敬仰之情,认为他在位期间对国家的统治有所贡献。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宁宗皇帝驾崩后的局势。"百六消氛雾"意指乱局即将平息,"东南立际蟠"描绘了局势的曲折和复杂。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宁宗皇帝的敬佩和怀念之情,称他为"三圣",强调了他在统治期间的卓越成就。"枕尊百年安"表达了对宁宗皇帝长寿和安康的祝愿。
接下来的两句"不识游畋乐,深知稼穑难"表达了诗人对宁宗皇帝治理国家的认可。诗人认为宁宗皇帝虽然不太了解游乐之乐趣,但对农业生产的艰辛和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这显示了他的明智和关心百姓的一面。
最后两句"何人青史上,敢作汉唐看"表达了诗人对宁宗皇帝的崇高评价。他认为宁宗皇帝在历史上是无人敢与之相比的,表达了对他的仰慕和景仰之情。
整首诗词既表达了对宁宗皇帝的追思和怀念之情,又对他的统治进行了积极评价,展示了作者对国家现状和历史的思考。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抒发了深情厚意,具有感人肺腑的艺术魅力。
凭高一览。紫翠相围光照眼。下瞰平湖。鹭立鸥飞意自如。天清境胜。云淡烟横鱼动镜。不是公诗。谁写新亭一段奇。
奉常遗绪冷如秋,闭户知君颇好修。千里可嗟妨晤语,两书犹喜免沉浮。但令有竹能医俗,何患无天可寄愁。一事却须常自勉,勿容凡子得同游。
红蜡香烟扑画楹,梅花落尽庾楼清。光辉圆魄衔山冷,彩镂方牙着腕轻。宝帖牵来狮子镇,金盆引出凤凰倾。微黄喜兆庄周梦,六赤重新掷印成。
六万馀言七轴装,无边妙义内含藏。溢心甘露时时润,灌项醍醐滴滴凉。白玉齿边流舍利,红莲舌上放毫光。假饶造罪如山岳,只消妙法两三行。
畏途随长江,万里沧茫水。游子去日长,壮心不肯已。
天地一深翁,匡庐气所钟。亲传厚斋业,优得考亭宗。劲筇霜崖竹,高标雪峤松。沧溟含雅量,干莫避辞锋。元老皆知敬,憸夫独不容。畏涂尝跌足,道院暂潜纵。冤白州麾晚,身亡奠斝重。魂应归帝所,人尽哭堂封。有道存方册,无名上景钟。死生今隔异,湖海昔过从。芻束无繇致,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