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挽宁宗皇帝词二首》

百六消氛雾,东南立际蟠。
统传三圣后,枕尊百年安。
不识游畋乐,深知稼穑难。
何人青史上,敢作汉唐看。

作者介绍

曹彦约(一一五七~一二二九),字简甫,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歷建平尉、桂阳军录事参军、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知汉阳,嘉定元年(一二○八),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权知鄂州兼湖广总领,改提点刑狱,迁湖南转运判官。三年,除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五年,以事罢。八年,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十年,知隆兴府兼江南西路安抚。十五年,除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理宗绍定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有《昌谷类稿》六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昌谷集》二十二卷。事见《鹤山大全集》卷八七《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曹公墓志铭》。 曹彦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挽宁宗皇帝词二首》是宋代文人曹彦约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百六消氛雾,东南立际蟠。
统传三圣后,枕尊百年安。
不识游畋乐,深知稼穑难。
何人青史上,敢作汉唐看。

诗意:
这首诗以哀悼的情感表达对宁宗皇帝的追思之情。诗中描绘了宁宗驾崩后帝国的陷入混乱和动荡的景象,同时表达了对宁宗统治时期的评价和对安定长治的渴望。诗人也表达了对宁宗皇帝的敬仰之情,认为他在位期间对国家的统治有所贡献。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宁宗皇帝驾崩后的局势。"百六消氛雾"意指乱局即将平息,"东南立际蟠"描绘了局势的曲折和复杂。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宁宗皇帝的敬佩和怀念之情,称他为"三圣",强调了他在统治期间的卓越成就。"枕尊百年安"表达了对宁宗皇帝长寿和安康的祝愿。

接下来的两句"不识游畋乐,深知稼穑难"表达了诗人对宁宗皇帝治理国家的认可。诗人认为宁宗皇帝虽然不太了解游乐之乐趣,但对农业生产的艰辛和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这显示了他的明智和关心百姓的一面。

最后两句"何人青史上,敢作汉唐看"表达了诗人对宁宗皇帝的崇高评价。他认为宁宗皇帝在历史上是无人敢与之相比的,表达了对他的仰慕和景仰之情。

整首诗词既表达了对宁宗皇帝的追思和怀念之情,又对他的统治进行了积极评价,展示了作者对国家现状和历史的思考。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抒发了深情厚意,具有感人肺腑的艺术魅力。

  • 《送刘寰北归》

    南巢登望县城孤,半是青山半是湖。知尔素多山水兴,此回归去更来无。

  • 《题温泉》

    庐山一滴水,彫尽诗人肠。道傍有湿泉,恝然如遗忘。浅夫既阁笔,知士亦括囊。或云匪难知,水火互阴阳。水根於天一,至阳所潜藏。所以井生荧,亦有泉如汤。吾尝谓或言,子语未精详。水实含内景,火乃无寒光。水将而不迎,火迎而不将。君看月受日,又验坤含章。吾言与邵语,或可

  • 《华阳洞》

    华阳山雨拂轻尘,独步烟霞访隐真。笑傲太平云外客,安閒清世梦中身。金章名重人称贵,布褐才高道不贫。吟罢洞天风正淡,自知凡骨定逢人。

  • 《采菱曲》

    相携及嘉月,采菱度北渚。微风吹棹歌,日暮相容与。采采不能归,望望方延伫。倘逢遗佩人,预以心相许。

  • 《谢潭师余处恭左相遣骑惠书送酒三首》

    鹊语灯花两太谩,三朝五夜强相驩。打门军将还惊枕,破屋山人起著冠。知巳书从天上落,焚香手把月中看。少陵泛爱虚名句,羡杀寒儒眼不寒。

  • 《行路难(七首)》

    君不见草木荣复凋,青青摧折风霜朝。人生寓一世,何异石火飞流焱。贵贱寿夭百千殊,死者前后孰可逃?当年称意即可乐,烹羊炰羔召同僚。莫令闲虑损汝神,未老面黧毛发焦。冈头松柏多高坟,声誉俱逐尘壤消。令人及此志沈菀,上堂鼓瑟歌诗谣。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