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挽宁宗皇帝词二首》

混一开群策,忧勤损万年。
衣冠藏禹穴,历数袭尧天。
密定诒谋议,难留厌世仙,乌号攀莫及,有泪彻渊泉。

作者介绍

曹彦约(一一五七~一二二九),字简甫,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歷建平尉、桂阳军录事参军、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知汉阳,嘉定元年(一二○八),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权知鄂州兼湖广总领,改提点刑狱,迁湖南转运判官。三年,除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五年,以事罢。八年,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十年,知隆兴府兼江南西路安抚。十五年,除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理宗绍定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有《昌谷类稿》六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昌谷集》二十二卷。事见《鹤山大全集》卷八七《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曹公墓志铭》。 曹彦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挽宁宗皇帝词二首》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作品。这首诗词表达了对逝去的皇帝宁宗的悼念之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宁宗皇帝词二首

混一开群策,
忧勤损万年。
衣冠藏禹穴,
历数袭尧天。

密定诒谋议,
难留厌世仙,
乌号攀莫及,
有泪彻渊泉。

译文:

混一开启群策,
忧勤损害万世。
衣冠掩埋在禹的坟穴,
历数继承尧的天位。

秘密确定政务的计策,
难以留住厌倦世俗的仙人,
乌鸦的哀鸣无法比拟,
有泪水深深地穿透泉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对已逝去的宁宗皇帝表示哀悼之情的挽词。诗人通过表达对皇帝的悼念,展现了皇帝治理国家的努力和付出。

首先,诗中提到了皇帝混一开启群策,意味着皇帝在政务上进行混合的策略,以求国家的繁荣与和平。然而,这种忧勤的努力却耗费了万世的心血,表明了皇帝为了国家的利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其次,诗中描绘了皇帝的地位高峻。衣冠被埋藏在禹的坟穴中,历数袭尧的天位,展示了宁宗皇帝继承了古代传统的统治权威,具有崇高而庄严的地位。

然后,诗词中提到了皇帝为国家所做的决策和谋划,这些计谋被保密地决定,体现了皇帝的智慧和谨慎。然而,皇帝的仙人般的品质和对世俗的厌倦使得他难以留住在世的时间,暗示了皇帝的离世。

最后,诗人以乌鸦的哀鸣来比喻对皇帝的哀悼之情,表示自己的悲痛无法与之相比。诗人说有泪水深深地穿透泉水,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哀伤之情,以及对皇帝的深深怀念。

综合来看,这首诗词通过对宁宗皇帝的赞颂和哀悼,展示了皇帝的治理才能、智慧和对国家的奉献,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敬爱和对逝去的皇帝的思念之情。

  • 《汉江岸二首》

    一自阳侯战雨师,枣畦桑陇但空陂。此君屹立如尊勇,依旧青青似昔时。

  • 《偈颂七十六首》

    黄菊新开剪剪金,忻逢佳节兴难禁。临高无语写幽思,拄杖为吾卿一吟。

  • 《簇水近》

    一笛清风弄袖,新月梳云缕。澄凉夜色,才过几点黄昏雨。侠少朋游,正喜九陌消尘土。鞭穗袅、紫骝花步。过朱户。认得宫妆,为谁重扫新眉妩。徘徊片响难问,桃李都无语。十二青楼下,指灯火章台路。不念人、肠断归去。

  • 《枕上偶成在首》

    一春霁色养花天,近夏鞭霆雨沛然。说与农人勤贮水,行看绿雾涨平田。

  • 《虞美人(宣和辛丑)》

    去年雪满长安树。望断扬州路。今年看雪在扬州。人在蓬莱深处、若为愁。而今不恨伊相误。自恨来何暮。平山堂下旧嬉游。只有舞春杨柳、似风流。

  •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

    还闻天竺寺,梦想怀东越。每年海树霜,桂子落秋月。送君游此地,已属流芳歇。待我来岁行,相随浮溟渤。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